陸游《楚城》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注釋】
(1)淳熙五年(1178)元月,作者被朝廷召回臨安,此詩為同年五月在途經歸州(今湖北秭歸)時所作。楚城:即楚王城,為楚國始興發祥之地,在今秭歸境內的長江南岸。
(2)屈原祠:祭祀屈原的祠堂。據作者《歸州重五》詩尾自注:“屈平(即屈原)祠在歸州東南五里歸鄉沱,蓋平故居也。”
(3)一千五百年:自屈原時代(公元前340—約前278),至作者寫此詩時(1172),歷時約為一千五百年。
【賞析心得】
淳熙五年(1178)元月,陸游罷職,正是閑在成都壯志難酬之時,南宋朝廷召他東歸。他沿著九年前進川的路線,順江而下,原途返回,于春末夏初的五月,途經歸州(今湖北省秭歸縣)。這里既是楚國發祥地,又是楚國名臣、大詩人屈原的故里,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和珍貴的遺跡。作者流連憑吊,在灘聲依舊中寫下了這首絕句。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作者探尋遺跡,鉤連舊事,領悟最深的便是“江”“荒”“悲”三個字。江上是荒城,隔江有屈祠。荒城不僅人煙稀少,而且連猿鳥都為之悲傷,楚國始興之城、發祥之地,竟然荒涼到了如此地步!對岸的屈原祠,其悲荒景況更是可想而知。“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從屈原沉江殉國,到今天作者大江尋蹤,一千五百年間有多少故事發生?然而,世事全非,灘聲依舊。其實,除了灘聲依舊,千百年來,還有什么是依舊不變的呢?那就是教訓、歷史教訓,統治者腐敗無能、荒淫享樂、茍且偷安、貪生怕死,國家興衰、江山易主,最后結果是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社會倒退、生靈涂炭。大江滔滔,灘聲依舊,它們只不過是這些歷史悲劇重演的伴奏曲!
上一篇:晁沖之《春日二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李德裕《登崖州城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