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人南去(2),三春雁北飛(3)。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4)?
【注釋】
(1)南中:作者流放嶺南的旅途中。
(2)萬里:被貶嶺南高要縣,極言路途之遠。
(3)三春:指對應于舊歷正月、二月和三月的孟春、仲春和季春,稱“三春”。
(4)“得與爾同歸”句。得:能夠。爾:指雁。同歸:大雁是一種候鳥,每年秋天南下,第二年春天北上,產卵繁殖均在北方,所以古稱北飛之雁為歸雁。而詩人家鄉鄭州,京都長安也都在北方,故曰:(人雁)同歸。
【賞析心得】
人往南走,雁向北飛。韋承慶流放途中,正值陽春三月,人雁逆向而行,不禁令詩人觸景生情,對北飛歸雁產生無限羨慕之意。這人還沒到謫地高要縣就被勾起了濃濃的鄉愁:不知有沒有可能、不知什么時候,我能與你們一道同歸北方啊!
全詩四句二十字,語言樸實,情感動人。弦外之音:歸期無日,才是內心深處真正的悲傷。年邁流放,這是大忌,詩人是不敢想、不敢說、更不敢寫啊!
上一篇:王維《凝碧池》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韋承慶《南行別弟》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