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復北還(2),擾擾百年間(3)。
自笑春塵里(4),生涯不暫閑。
【注釋】
(1)這首詩為元和八年(813)奉召回朝,從成都返回京都長安的途中所寫。
(2)南征句:元和二年(807)春,武元衡任宰相,同年冬天,奉命入蜀,接替平叛成功,但治蜀無方的大將高崇文,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西川遠離朝廷,地處邊陲,藩鎮(zhèn)作亂,剛剛平定,百廢待興。他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不亞于一次“南征”。“北還”是指武入蜀六年,“綏靖約束,儉己寬民,頗有成績”,故在元和八年(813)憲宗召他回京,再次入朝拜相。
(3)擾擾:指自己南征北還,勞碌奔波。百年:百年人生,意指人的一生。
(4)春塵:他奉召啟程回京,正是元和八年初,在春天的大好時光中,即使長途跋涉、征塵滾滾,馬蹄揚起的灰塵也是可愛的,故曰:春塵。
【賞析心得】
這首從成都返回京城長安的《途中即事》,與上面的《題嘉陵驛》,調(diào)子高低,顯著不同。進蜀南征,山路崎嶇、空蒙煙雨,重擔在肩,憂心忡忡,走到半路就白了頭。此次北還,載譽而歸,再次拜相,又正值春天時光。百花盛開,為之歡笑相送。他騎于馬背,也不禁自個兒笑了,覺得馬蹄揚起的征塵也是“春塵”,好似鮮花一樣可愛。
“南征復北還,擾擾百年間。”是說為了國家統(tǒng)一大業(yè),為了四川人民的安居樂業(yè),自己馬不停蹄,南征北戰(zhàn),雖然辛苦,但得到朝廷的重用,百姓的愛戴。人生百年,奔波忙碌,也是值得的?。?ldquo;自笑春塵里,生涯不暫閑。”詩人在北還途中,躊躇滿志,信心百倍,準備進京后為朝廷出力,在平藩斗爭中再有作為。他知道,自己這一生,為國為民是不可能偷閑的,想到這一點,詩人不禁在春天的征程中,心中欣慰萬分。這首短詩,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斗爭精神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自豪。兩年以后,元和十年(815),正當元衡早朝時,在長安街被藩鎮(zhèn)派來的刺客刺中,倒在血泊里,這位削藩斗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上一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贈別詩
下一篇:劉長卿《彈琴》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