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評價|簡介|文學(xué)主要成就|作品風(fēng)格
曾瑞(約1260—1330前),從《錄鬼簿》簡單的記載中,我們知道他是大興(今屬北京)人。從北方來到錢塘(今浙江杭州),因為喜歡那里人才多、景物秀美,干脆就在那里安家了。他因為“志不屈物”,也就是不愿意低三下四地與人交往,所以也就不愿意做官,甘當(dāng)普通老百姓。并且給自己取了個很有意思的外號——褐夫。褐,指粗布衣服,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他善詩文,能隱語(商謎一類),而且善畫山水。《錄鬼簿》說“江淮之達(dá)者,歲時饋送不絕,遂得以徜徉卒歲”,大概他是靠賣字畫為生。他的散曲也寫得很好,在當(dāng)?shù)厮闶且粋€名士。他在〔正宮·醉太平〕中說自己“相邀士夫,笑引奚奴,涌金門外過西湖,寫新詩吊古。蘇堤堤上尋芳樹,斷橋橋畔沽醽醁,孤山山下醉林逋,灑梨花暮雨”,就是他在杭州生活的縮影。據(jù)說死的時候,到他家去吊唁的有上千人。《錄鬼簿》的作者鐘嗣成說他是親自見過曾瑞的,所說應(yīng)該有據(jù)。但我們對曾瑞的生平,知道的也就只有這么一點。
曾瑞的散曲,現(xiàn)存小令九十首、套數(shù)十七,在元代散曲家中,是作品留存較多的。
從表面上看,曾瑞的不入仕途,是“志不屈物”,但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元代知識分子所受的待遇極差,即使后來的開科取士,對漢人而言也形同虛設(shè),而整個社會極為黑暗。曾瑞的思想,基本上還是儒家的,他未必沒有用世之意,只不過不為時所用。他在〔南呂·四塊玉〕《述懷》中說“冠世才,安邦懷,無用空懷土中埋”,也未必不是自傷自憐。說到底,是生不逢時。他在最全面描述自己的思想情懷的套數(shù)〔正宮·端正好〕中,就反復(fù)說到“百年身隙外白駒過,事無成潘鬢又皤。既生來命與時相挫,去虎狼叢服低捋”(〔幺〕),“時與命道不合,我和他氣不和,皆前定無差錯”(〔滾繡球〕),“時不遇版筑為活,時不遇荊南落魄,時不遇逾垣而躲,時不遇在陳忍餓”(〔脫布衫〕),所以才會說“既功名不入凌煙閣,放疏狂落落陀陀”(〔幺〕)。可見他的本意,還是不甘“無用空懷土中埋”的。所以他的散曲中,嘆世、感懷、譏時、警世的特別多。比如〔中呂·山坡羊〕《嘆世》之一:
虛名休就,眉頭休皺,終身更不遭機(jī)彀。抱官囚,為誰愁,功名半紙難能夠。爭如漆園夢叟。常,緊閉口;閑,且袖手。
仕既不成,就只能隱。他羨慕的是漁樵,隱居的卻是市朝,即“朝市得安為大隱”(〔中呂·山坡羊〕)。在他的散曲中,有許多對田園生活、漁樵隱逸的向往,比如〔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漁父》:
長天遠(yuǎn)水秋光淡,天連山影相涵。澄波萬頃漁舟泛。月滿潭,魚滿籃,船著纜。紫蟹黃柑,白酒紅蚶,醉魄酣。杯量淺,酒空醞,賴江湖壯膽,仗魚鱉供饞。睚時暫,同苦甘,共妻男。暮云曇,曉山嵐,六合為我一茅庵。富貴榮華難強(qiáng)攬,衣食飽暖更無貪。
曾瑞的散曲中,寫情的作品占了很大一部分,這大概也是元代散曲家人人都不回避的題材。他的這類作品,有寫閨情、閨思、閨怨的,有的也寫得情真意切,較為感人,如〔中呂·喜春來〕《閨情》:
鴛鴦失配誰驚散,燕子無雙飛興闌,妝樓便當(dāng)望夫山。凝淚眼,無語憑欄干。
不可避免,他的散曲中也有寫妓女的,但語不涉斜邪,有一些還寫得很有勸世之意。如〔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勸妓》:
花刷子拽大權(quán),俏勤兒受熬煎。又待趁風(fēng)流成就了好姻緣,又待認(rèn)沒幸看錢面。愛賢,愛錢,兩件兒都從伊便。愛賢后誰強(qiáng)如李亞仙,愛錢把馮魁纏。敬富嫌貧,賢愚不辨。想蘇卿也識見淺,當(dāng)時你眼前,若選,誰俊似雙知縣?
上一篇:《徐再思》評價|簡介|文學(xué)主要成就|作品風(fēng)格
下一篇:《杜仁杰》評價|簡介|文學(xué)主要成就|作品風(fēng)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