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罷霧郁嵯峨(1),鏡水無風(fēng)也自波(2)。
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
【注釋】
(1)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南會稽山的簡稱。嵯峨:山勢高峻。會稽山霧消云散之后郁郁蔥蔥,顯出其山勢高峻挺拔。
(2)鏡水:即鏡湖,注釋見前。
【賞析心得】
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十二月,賀知章辭官,請求還鄉(xiāng)為道士,那時他已年逾八十。天寶三年正月,賀正式啟程回鄉(xiāng),唐玄宗命左右丞相以下百官到長安長樂坡為他餞行,各作詩送之。玄宗特賜鑒湖剡溪一曲,賀知章《采蓮曲》即是對此的應(yīng)答。
首兩句“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fēng)也自波”,夸的是自己家鄉(xiāng)美。美麗的會稽山,云遮霧繞,當(dāng)太陽出來,迷霧散盡,只見滿山郁郁蔥蔥,露出了高峻挺拔的雄姿;澄清的鏡湖水,波光粼粼,即使無風(fēng),也會蕩起微瀾,令人胸襟無限開闊。弦外之音,這兩句也不排除作者另有所指。在宦海沉浮五十余載的詩人,也可能將稽山霧和鏡湖水比喻為朝廷的政治斗爭,詭異莫測和無風(fēng)自波。后兩句“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的意思就十分清楚了,不要說春天過了,百花謝過,芳菲盡了,就沒有意思了。夏秋荷花開了,菱角熟了,還可到鏡湖深處采摘蓮子和菱角,那里別有一番樂趣呢!作者以這首《采蓮曲》告訴人們:仕途給你富貴,宦海深藏風(fēng)險。舍此之外,若你投身大自然的懷抱,則可享受到完全不一樣的山水之樂!
上一篇:李益《邊思》自敘經(jīng)歷抒寫感慨唐詩
下一篇:王建《海人謠》描繪勞動人民受殘酷剝削壓迫痛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