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魏丞相相者,濟陰人也[1]。》鑒賞
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諸吏帶劍,帶劍前奏事。 或有不帶劍者,當入奏事,至乃借劍而敢入奏事。
其時京兆尹趙君[2],丞相奏以免罪[3],使人執(zhí)魏丞相[4],欲求脫罪而不聽。復使人脅恐魏丞相,以夫人賊殺侍婢事而私獨奏請驗之[5],發(fā)吏卒至丞相舍,捕奴婢笞擊問之,實不以兵刃殺也。而丞相司直繁君奏京兆尹趙君迫脅丞相[6],誣以夫人賊殺婢,發(fā)吏卒圍捕丞相舍,不道[7];又得擅屏騎士事[8],趙京兆坐要斬。又有使掾陳平等[9],劾中尚書[10],疑以獨擅劫事而坐之[11],大不敬[12],長史以下皆坐死,或下蠶室[13]。而魏丞相竟以丞相病死。子嗣。后坐騎至廟,不敬,有詔奪爵一級,為關內(nèi)侯,失列侯,得食其故國邑。魏丞相卒,以御史大夫邴吉代。
注釋
[1]濟陰:郡名,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2]京兆尹:京師地區(qū)的行政長官。趙君:趙廣漢。[3]奏以免罪:以趙廣漢罪該免職上奏皇帝。[4]執(zhí):要挾。[5]賊殺:殘殺。[6]丞相司直:協(xié)助丞相檢察官吏的要員。繁(po)君:繁延壽。據(jù)《漢書·趙廣漢傳》,當時彈劾趙廣漢的丞相司直是蕭望之,繁延壽尚未任此職。[7]不道:封建時代刑律的十惡之一,是極重的罪行。[8]屏(bing):除去。擅屏騎士事,指趙廣漢迫害騎士蘇賢致死事。詳《漢書、趙廣漢傳》。[9]使掾(yuan):丞相府的屬官。[10]中尚書:不詳。疑為“中書”(“中書令”的省稱,掌傳宣詔令。)清代校刊學者張文虎說,宋本舊刻無“尚”字。劾:檢舉。[11]劫: 威逼。[12]大不敬: 封建時代重罪之一。[13]下蠶室: 受宮刑,即割去陰莖、睪丸。蠶室: 宮刑監(jiān)獄。全句的意思是: 丞相府屬員陳平等人舉報中書令,懷疑他是威逼丞相事件的幕后操縱者,要誅連他。(由于陳平等人舉報不實,)犯了大不敬罪,相府長史以下被牽連,被判死刑或?qū)m刑。
上一篇:《史記·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任敖者,故沛獄吏.》鑒賞
下一篇:《《書》[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