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1]?!疯b賞
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2],安事《詩》、《書》[3]!”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4]?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5],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6];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7]。鄉使秦已并天下[8],行仁義,法先圣[9],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色[10],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标懮舜质龃嫱鲋?sup>[11],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12]。
【段意】 陸賈以正、反面歷史事實論證如何鞏固政權,奉命闡述秦亡漢興的原因,著成《新語》十二篇。
注釋
[1]《詩》、《書》:《詩經》、《尚書》,都是極重要的儒家經典。[2]乃公居馬上而得之:你老子騎在馬背上打來的天下。[3]安事:哪里用得著。[4]寧可:難道能夠。[5]且湯、武逆取一句:湯、武:商湯、周武王,上古賢君。逆取:以武力反叛奪取政權。順守:用順應民心的文治之策鞏固政權。[6]吳王夫差(fucha):春秋末年吳國君主,曾打敗越國、齊國,爭霸諸侯,后被越國打敗自殺。智伯:又作知伯,春秋末年晉國勢力最強的大臣,曾打敗眾大臣獨霸晉國,后被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聯合打敗。極武而亡:窮兵黷武招致滅亡。[7]秦任刑法二句:秦國倚重苛刑治國而不知改變,終于使自己滅亡了。趙氏:指秦朝,秦的祖先曾被封在趙城,故又稱趙氏。[8]鄉使:假如。[9]法先圣:以先圣為效法的對象。[10]不懌(yi):不高興。[11]粗述:大略敘述。徵:征兆、苗頭、跡象。[12]《新語》:據《七録》,《新語》二卷,陸賈撰。今本分兩卷,共20篇。
上一篇:《史記·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魏丞相相者,濟陰人也[1].》鑒賞
下一篇:《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劉敬者,齊人也.》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