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䩮,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編年】
《鄧箋》:慶元間家居鉛山時作。
【匯評】
劉祁《歸潛志》卷八:黨承旨懷英,辛尚書棄疾,俱山東人,少同舍,屬金國初遭亂,俱在兵間。辛一旦率數千騎南渡,顯于宋。黨在北方,擢第人翰林,有名,為一時文字宗主。二公雖所趨不同,皆有功業榮寵,視前朝陶榖、韓熙載,亦相況也。后辛退閑,有詞《鷓鴣天》云:“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略)?!鄙w紀其少時事也。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七:用珠玉金銀,最忌濃俗。若堯章“剪燭屢呼金鑿落,倚窗閑品玉參差”,與此(按指“燕兵”二句)并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稼軒《鷓鴣天》云:“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哀而壯,得毋有“烈士暮年”之慨耶?
同前卷八:放翁《蝶戀花》云:“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情見乎詞,更無一毫含蓄處。稼軒《鷓鴣天》云:“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币嗉捶盼讨猓鴼飧皴暮醪煌藴\而直,此郁而厚也。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金國初亂,稼軒率數千騎,渡江而南,高宗錄用之。歸田后有客過訪,慨然談功名,因追述少年時事,有英雄種菜之感。生平宦游南北,江統平戎之策,橐駝種樹之書,一身兼之。詞中不言何去何從,觀其以家事付兒曹,賦《西江月》詞以見志,有“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之句,知其天性淡泊,東郊戢影,固義命自安也。
上一篇:辛棄疾《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