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離騷
【出典】 《史記》卷八四《屈原列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楚辭》卷一《離騷》東漢·王逸《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云霓,以為小人。”
【釋義】 《離騷》,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著名詩篇,詩中多用香草美人來譬喻賢臣君子。后因借用為詠花草的典故。
【例句】 ①無限冰魂招不得,擬把離騷喚覺。(俞國寶《賀新涼·梅》2281)這里以“離騷”代指屈原,意在襯托梅之品性。②無奈薰風吹綠綺,閑理離騷舊曲。(趙以夫《賀新郎·芝山堂下……》2667)《離騷》有“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句。這里暗用“結幽蘭”語以切詠蘭之題,亦以自明心性。
上一篇:典故《離恨寄鄜州》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離騷之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