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太史公》鑒賞
國之將興,必有禎祥[1],君子用而小人退。國之將亡,賢人隱,亂臣貴。使楚王戊毋刑申公[2],遵其言,趙任防輿先生[3],豈有篡殺之謀,為天下僇哉[4]?賢人乎,賢人乎!非質有其內[5],惡能用之哉?甚矣!“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6],誠哉是言也!
【段意】 作者的評論。著重就楚、趙謀反之事指出任用賢才的重要性,認為能否用賢是國家興衰存亡的征兆,畫龍點睛,升華主題。
注釋
[1]禎祥:吉祥的征兆。國家出現朱雀叫禎,出現鳳凰叫祥。《禮記·中庸》云:“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下文“國之將亡”后疑脫“必有妖孽”四字。[2]刑:懲罰,拘役。申公:名培,楚之中大夫,曾勸劉戊不要跟吳王謀反,戊不聽,反拘系他做苦役。[3]防輿先生:趙國賢人,史失其姓名,故以地望稱之。楚刑申公,趙不用防輿先生,在當時是人所共知的事,故司馬遷直接引以立論。[4]僇:通“戮”,誅戮。此處借指恥笑。[5]質有其內:指本身有賢德。[6]安危二句:語出《周書》。所任:指所任用的人。
上一篇:《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薄太后[1],父吳人[2],姓薄氏,秦時與故魏王宗家女魏媼通[3],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陰[4],因葬焉.》鑒賞
下一篇:《史記·荊燕世家第二十一·燕王劉澤者,諸劉遠屬也[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