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姓名潛護有籠紗
【出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貧,嘗客揚州木蘭院,隨僧齋餐。諸僧厭怠,播至,已飯矣。后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是邦,因訪舊游,向之題已皆碧紗幕其上。播繼以二絕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院新修。而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阇黎飯后鐘。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參見“紅袖紗籠”條。
【釋義】 唐王播少貧苦,在揚州受到木蘭院眾僧的冷落與嘲弄。二十年后王為揚州長官,鎮守該州,再到木蘭院,看到他二十年前在墻壁上的題詩,已為碧紗所籠罩。宋宰相寇準在僧舍的題詩,也曾被僧人以碧紗籠護。后常用此典詠文士名人受到人們的尊重。
【例句】 壽觴無惜醉流霞。聞說姓名潛護、有籠紗。(王之道《南歌子·安豐守章彥輔生日》1163)這里的“姓名潛護有籠紗”系用王播、寇準故事。言章彥輔即任高官,又富“才業”,故其題詠真跡受到世人珍視。
上一篇:典故《匈奴未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嶰竹合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