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王世家第三十·夫廣陵在吳越之地,其民精而輕,故誡之曰》鑒賞
“江湖之間,其人輕心。楊州葆疆,三代之時,迫要使從中國俗服,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無侗好佚,無邇宵人,維法是則。無長好佚樂馳騁弋獵淫康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則無羞辱矣”。三江、五湖有魚鹽之利,銅山之富,天下所仰。故誡之曰“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財幣,厚賞賜,以立聲譽,為四方所歸也。又曰“臣不作威”者,勿使因輕以倍義也[1]。
會孝武帝崩[2],孝昭帝初立,先朝廣陵王胥,厚賞賜金錢財幣,直三千馀萬,益地百里,邑萬戶。
會昭帝崩,宣帝初立,緣恩行義,以本始元年中,裂漢地,盡以封廣陵王胥四子:一子為朝陽侯[3];一子為平曲侯[4];一子為南利侯[5];最愛少子弘,立以為高密王[6]。
其后胥果作威福,通楚王使者。楚王宣言曰:“我先元王,高帝少弟也,封三十二城。今地邑益少,我欲與廣陵王共發兵,(云)[立]廣陵王為上,我復王楚三十二城,如元王時。”事發覺,公卿有司請行罰誅。天子以骨肉之故,不忍致法于胥,下詔書無治廣陵王,獨誅首惡楚王。傳曰[7]“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中,與之皆黑”者,土地教化使之然也。其后胥復祝詛謀反[8],自殺,國除。
【段意】 先釋廣陵王胥受封時的策誥之文,后敘廣陵王自受封至謀反國除的簡略事跡。
注釋
[1]倍:通“背”,違背。[2]會:及、當。[3]朝(zhao)陽: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河南鄧縣東南,因在朝水之北而得名。[4]平曲:有兩處。一為城名,在今河北霸縣。一為縣名,故城在今江蘇沭陽東北。本篇平曲大概指后者。[5]南利:故城在今河南商水縣南。[6]高密:郡國名。漢本始元年(前73年)改膠西郡置國,治所在今山東高密西南。[7]傳:指《荀子·勸學篇》。篇中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之語。[8]祝詛:即詛祝,求神加禍害于人。
上一篇:《史記·三王世家第三十·褚先生曰[1]:臣幸得以文學為侍郎,好覽觀太史公之列傳.》鑒賞
下一篇:《史記·伯夷列傳第一·夫學者載籍極博[1],猶考信于六藝[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