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泥牛
【出典】 唐·盧肇《謫連州書春牛榜子》:“不得職田饑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見《全唐詩》卷五五一)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府前左右,百姓買賣小春牛,往往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獻遺。”
【釋義】 泥牛即春牛,因為是泥土所制,故名。古代風俗:在立春之日上自皇帝、下至各級地方長吏都要鞭泥牛至碎,謂之鞭春或打春,以乞當年豐收。后遂用作詠立春之典。
【例句】 ①彩仗泥牛,星球雪柳,爭報春回。(趙師俠《柳梢青·祭戶立春》2081)這里的泥牛即春牛,彩仗,指鞭打春牛之仗。句意為看到這些應節物品感到春天到來。②泥牛擊罷,銀幡卸了,又是一番春至。(郭應祥《鵲橋仙·口口立春》2224)這里的泥牛即春牛。句意謂進行完鞭打春牛的立春儀式,春天即已到來。
上一篇:典故《沐猴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泥落梁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