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伯夷列傳第一·夫學者載籍極博[1],猶考信于六藝[2]。》鑒賞
《詩》、《書》雖缺[3],然虞夏之文可知也[4]。堯將遜位[5],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6],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7],功用既興[8],然后授政[9]。示天下重器[10],王者大統[11],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12],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13]。此何以稱焉[14]?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15],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賢人,如吳太伯[16]、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17],何哉?
【段意】首先提出“考信于六藝”的立傳宗旨,然后由堯舜禪讓說到隱者奔義讓國,推出伯夷以說明立傳緣由。
同時對由、光等高義之士不為六藝所稱道表示疑惑。
注釋
[1]載籍:書籍。[2]考信于六藝:意即以六藝為標準進行考核以確定其真偽。考信:通過考核以確認。六藝:指《易》、《詩》、《書》、《禮》、《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3]《詩》、《書》雖缺:從下句“虞夏之文可知也”的意思來看,此處《詩》、《書》,主言《書》,《詩》為連類而及。因為《詩》全為周代之文,不及“虞夏”。依漢人之說,《書》古有三千余篇,孔子刪為百篇。秦火后,只存二十八篇,故云有缺。[4]虞夏之文:指今文《尚書》中的《堯典》,古文《尚書》中的《堯典》、《舜典》及《大禹謨》等篇記載堯舜禹事跡的文字。[5]遜位:退位。[6]岳牧:岳:四岳,分掌四方諸侯的四位長官。牧:州牧,各州的行政長官。[7]典職:任職行事。[8]功用:功績效用。[9]授政:授予政權、讓以帝位。[10]重器:貴重切要的寶器。此句謂政權是極為貴重的寶器。[11]大統:主宰者。[12]許由:《莊子》中虛構的人物。晉人皇甫謐作《高士傳》亦記載其事跡,因其書晚出,不足征信。[13]卞隨、務光:亦《莊子》一書所虛構的人物。事見《莊子·讓王篇》。[14]稱:稱說。[15]箕山:在今河南登封東南。[16]吳太伯:周太王之子,周文王伯父。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文王,太伯知趣,與其另一弟仲雍奔荊蠻,自號勾吳。[17]不少概見:不能見到和很少見到。概:略。
上一篇:《史記·三王世家第三十·夫廣陵在吳越之地,其民精而輕,故誡之曰》鑒賞
下一篇:《史記·伯夷列傳第一·孔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