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其后,楚急攻,絕漢甬道[1],圍漢王于滎陽城。》鑒賞
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2],重之[3],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4],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5]。誠各去其兩短,襲其兩長,天下指麾則定矣[6]。然大王恣侮人[7],不能得廉節之士。顧楚有可亂者[8],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眜、龍且、周殷之屬[9],不過數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10],必內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漢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11],不問其出入。
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昧等為項王將[12],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眜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13],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14]:“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15]。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 愿請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16]。陳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滎陽城東門,楚因擊之,陳平乃與漢王從城西門夜出去。遂入關,收散兵復東。
其明年,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17]。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封平以戶牖鄉。用其奇計策,卒滅楚。常以護軍中尉從定燕王臧荼[18]。
漢六年[19],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亟發兵坑豎子耳[20]。”高帝默然。問陳平,平固辭謝,曰:“諸將云何?”上具告之。陳平曰:“人之上書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陳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上曰:“不能過。”平曰:“陛下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而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21],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22],會諸侯[23]。南方有云夢[24],陛下弟出偽游云夢[25],會諸侯于陳[26]。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游,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為然,乃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游云夢。”上因隨以行[27]。行未至陳,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28],見信至,即執縛之,載后車。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高帝顧謂信曰:“若毋聲[29]。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30],遂會諸侯于陳,盡定楚地。還至洛陽,赦信以為淮陰侯,而與功臣剖符定封[31]。
于是與平剖符,世世勿絕,為戶牖侯。平辭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謀計,戰勝克敵,非功而何?”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32]。”乃復賞魏無知。其明年,以護軍中尉從攻反者韓王信于代。卒至平城[33],為匈奴所圍,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陳平奇計,使單于閼氏[34],圍以得開。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
高帝南過曲逆[35],上其城,望見其屋室甚大,曰:“壯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顧問御史曰[36]:“曲逆戶口幾何?”對曰:“始秦時三萬余戶,間者兵數起[37],多亡匿,今見五千戶。”于是乃詔御史,更以陳平為曲逆侯,盡食之[38],除前所食戶牖。
其后常以護軍中尉從攻陳豨及黥布[39]。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
【段意】 寫陳平用反間計離間項羽君臣,用偽游云夢計擒拿韓信,凡六出奇計,輔助劉邦建立和初步穩定了漢帝國的經過。
注釋
[1]甬道:兩邊筑墻的通道,用以運送糧草。[2]行功爵邑:意謂論功行賞。邑:分給土地。[3]重:看重,吝嗇。[4]饒:多,指舍得給。[5]頑鈍:貪婪無氣節的人。[6]誠各去其兩短三句:項王和你假如能克服雙方的缺點,發揚雙方的長處,那么天下在揮手之間就可以平定了。[7]恣侮人:肆意侮辱人。[8]可亂者:可以拉攏、離間的人。[9]骨鯁之臣:此指最重要的、起主心骨作用的大臣。亞父:范增,項羽主要謀士。鐘離眜、龍且、周殷:皆楚名將。[10]意忌:疑忌,多疑猜忌。[11]恣所為:隨便怎么用。[12]宣言:公開散播。[13]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備的豐盛飯菜,是待客的最好禮數。[14]詳:同“佯”,假裝。[15]惡草具:粗劣的食品。[16]疽(ju):毒瘡。[17]躡:踩。事詳《淮陰侯列傳》。[18]常:同“嘗”。[19]漢六年:公元前201年。[20]亟(ji):趕快、迅速。[21]是趣之戰也:這是促使韓信舉兵反抗。趣:同“促”。[22]巡狩:古代天子到諸侯境內視察叫巡狩。[23]會諸侯:天子到某地,附近諸侯都需來朝見述職。[24]云夢:湖澤名,在今湖北監利南。[25]弟:但,姑且。[26]陳:縣名,即今河南淮陽。[27]因隨以行:立即出巡。[28]豫具:預先準備。[29]若毋聲:你不要喊。[30]反接之:反縛雙手。[31]剖符定封:把封賞的符券剖為兩半,朝廷和被封人各持一半,以作憑信。[32]若子:你小子。[33]卒:后來。平城:在今山西大同東。[34]單(chan)于:匈奴君主的稱號。閼氏(yan zhi):單于正妻,類如漢之皇后。[35]曲逆:縣名,縣治在今河北完縣東南。[36]御史:掌管圖書檔案等資料的官。[37]間者:指這段時間以來。[38]盡食之:全縣的賦稅都歸陳平所有。[39]常:同“嘗”,曾經。
上一篇:《史記·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人也.》鑒賞
下一篇:《史記·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高帝從破布軍還,病創[1],徐行至長安.》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