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王太后[1],槐里人[2],母曰臧兒?!疯b賞
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3]。臧兒嫁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與兩女[4]。而仲死,臧兒更嫁長陵田氏[5],生男蚡、勝[6]。臧兒長女嫁為金王孫婦[7],生一女矣,而臧兒卜筮之[8],曰兩女皆當貴。因欲奇兩女[9],乃奪金氏。金氏怒,不肯予決[10],乃內之太子宮[11]。太子幸愛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時,王美人夢日入其懷,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貴征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12]。
先是臧兒又入其少女兒姁[13],兒姁生四男。
景帝為太子時,薄太后以薄氏女為妃。及景帝立,立妃曰薄皇后?;屎笪阕樱銓?。薄太后崩,廢薄皇后。
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栗姬,齊人也。立榮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14],得貴幸,皆過栗姬[15],栗姬日怨怒[16],謝長公主[17],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于景帝曰[18]:“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19],挾邪媚道[20]?!本暗垡怨释?sup>[21]。
景帝常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于栗姬,曰:“百歲后,善視之[22]。”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 景帝恚[23],心嗛之而未發也[24]。
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25],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26],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27]。大行奏事畢[28],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29],宜立為皇后?!本暗叟唬骸笆嵌搜孕?sup>[30]!”遂案誅大行[31],而廢太子為臨江王[32]。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卒立王夫人為皇后,其男為太子,封皇后兄信為蓋侯[33]。
景帝崩,太子襲號為皇帝。尊皇太后母臧兒為平原君。封田蚡為武安侯[34],勝為周陽侯[35]。
景帝十三男,一男為帝,十二男皆為王。而兒姁早卒,其四子皆為王。王太后長女號曰平陽公主,次為南宮公主,次為林慮公主。
蓋侯信好酒。田蚡、勝貪,巧于文辭。王仲早死,葬槐里,追尊為共侯,置園邑二百家。及平原君卒,從田氏葬長陵,置園比共侯園。而王太后后孝景帝十六歲,以元朔四年崩[36],合葬陽陵[37]。王太后家凡三人為侯。
【段意】 寫王夫人工于心計,巴結長公主嫖,許以婚姻。進而用陰謀陷害栗姬,除去競爭對手,得立皇后,隨之一門升天。栗姬妒忌成性,又不通權變,終不受寵,憂憤而死。
注釋
[1]王太后:漢景帝之后,武帝之母,名娡。[2]槐里:漢縣名,在今陜西興平東南。[3]燕王臧荼:秦末項羽所封王,后為劉邦所滅。[4]兩女:即以后的王太后和兒姁(xu)。[5]更嫁:改嫁。[6]蚡、勝:即田蚡、田勝。田蚡武帝時為丞相,封為武安侯。田勝封周陽侯。[7]王孫:古代對貴族子弟的通稱,亦為青年男子的尊稱,猶后世稱公子。[8]卜筮之:指為兩女算命。[9]欲奇兩女:要把兩女居為奇貨。[10]不肯予決:指金王孫不肯退婚。[11]內之太子宮:臧兒把王娡送入太子宮為宮人。此時的太子即景帝劉啟。[12]生男:即漢武帝劉徹。[13]先是:在王娡入宮之前。[14]因:憑,依靠。[15]過:超過。[16]日怨怒:逐漸產生怨恨情緒。日,一天天地。[17]謝:拒絕。[18]每天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壞話。日,每天。[19]常使侍者祝唾其背:常指使侍者在背后詛咒謾罵長公主。祝,詛咒。其背,指長公主。[20]挾邪媚道:使用巫祝的邪媚之術。媚道:巫祝施用的騙人歡心的邪媚之術。[21]望:怨恨。[22]善視之:好好地對待他們。[23]恚(hui):憤恨。[24]嗛(xian):懷恨。[25]曩者所夢日符:指先前王夫人“夢日入其懷”的祥瑞征兆。符,古代儒家方士所說的表明君主受命于天的一種祥瑞征兆。[26]因怒未解:乘景帝怒氣未消。[27]趣:通“促”,催促。[28]大行:官名,掌執行禮儀典章。[29]無號:沒有皇后的稱號。指栗姬子劉榮已立為太子,而栗姬還未冊立為皇后。[30]而:你。[31]案誅:經審判殺掉。[32]臨江:漢豫章郡屬地,在今江西清江。[33]蓋:漢縣名,在今山東沂水。[34]武安:漢縣名,在今河北武安。[35]周陽:漢縣名,故地不詳。[36]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元朔,漢武帝第三個年號。[37]陽陵:漢景帝陵墓,在今陜西咸陽東。
上一篇:《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竇太后[1],趙之清河觀津人也[2].》鑒賞
下一篇:《史記·陳平設計擒韓信》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