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早期詩作。全詩為戲劇性獨白,敘述者通過纏繞他意識的思想及各種意象,他活動的整個象征性環境,使讀者感到一種社會無可奈何,無能為力的情緒。標題“情歌”引起浪漫聯想,與“J·阿爾弗萊德·普魯弗洛克”這樣一個單調乏味的名字形成諷刺性對比。人物只在內心存留著一絲浪漫幻想,幻想中又夾雜著自嘲,而缺少的正是愛情。引用但丁《神曲》為題辭又加深了無可奈何的情緒,每個人都被貶入地獄,而這陰森恐怖的地獄成為現實社會的象征。普魯弗洛克已步入中年,生活凄苦,與周圍世界格格不入,但他別無辦法。他意識到這次訪問的徒勞無益,意識到自己的笨拙和不和諧,以及他對強加于自身各種要求的反應。他不但被一種世界卑微感所纏繞,也時時意識到自己性無能,曾經在某時某地見過一種更真實更美好的幻影,對于他,失去的夢幻世界是唯一真實的世界,艾略特把思想和說話合二為一,意識和潛意識中的念頭都能入詩,與小說中意識流相似。通過主人公內心所想,更清楚地表現出他的猶豫不決和社會現實中的無能為力,人們只能停留于空想,詩中運用了大量典故,使篇幅不長的詩獲得更深更廣的含義,通過古今對比,也使荒唐可憐的現實人物具有了悲劇效果。
上一篇:西方文學·阿努依
下一篇:西方文學·《十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