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詩匯評
陶詩匯評本。四卷。清溫汝能撰。汝能字希禹,號謙山,廣東順德人。乾隆舉人,官中書,不久辭官,筑中齋蓮溪上,從事著述。著有《謙山詩文鈔》、《孝經約解》、《龍山鄉志》,輯有《粵東詩文海》一百七十馀卷。此本成于嘉慶九年(1804),刊于十二年。卷首自序,又錄昭明太子所作《傳》,四卷次序悉從湯漢本。其自序云:“遷居林下……惟于家藏諸刻,綴評箋,抄寫成帙。細思陶詩真淡,不事詳箋而大旨了然,倘無真評,則古人之心不出,故于每篇末,標明姓氏,詳摘其評語錄之……于每句下,略加諸家箋釋,而不及列其姓氏,亦以重在評而不重乎箋也,故名之曰《匯評》。最末則時綴以鄙見。”據此,《匯評》旨在揭舉陶詩真義。其評陶推崇蘇軾“外枯中腴”、似淡真美之說。溫氏自己亦能作詩,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故評陶每多勝義。如評《與殷晉安別》“才華不隱世,江湖多賤貧”等句云:“‘才華’數語,抑揚吞吐,詞似出之忠厚,意實暗寓譏刺。殷景仁當日得此詩,未必無愧。予謂讀陶者,當知其藹然可親處,即有凜然不可犯處。”評《歸園田居》之二云:“‘披草’一作‘披衣’。據《晉書·袁宏傳》‘披草求君,定交一面’,作‘披草’是。‘相見’二語逼真田家氣象,陶詩多有真趣,此類是也。”評《飲酒》詩“結廬在人境”一首云:“淵明詩類多高曠,此首尤為興會獨絕,境在寰中,神游象外,有神無跡,卻于此處領會。俗人反先賞其‘采菊’數語,何也?至結二句,則愈真愈遠,語有盡而意無窮,所以為佳。”溫氏此類獨具卓識的見解,是此本精華所在,至今尚有一定參考價值。此本所輯前人評語,大抵不過蔣薰《陶淵明集》、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及聞人倓《古詩箋》等數家,前代與時人董廢翁、孫琢等人一些頗有獨到之見多未能采入,頗有遺珠之憾。又稱引他人之說,不舉書名,箋釋中即諸人姓名亦一并略去,亦有掠美之嫌。本書有光緒壬辰(1892)上海五彩公司石印本、上海掃葉山房縮影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陳夢雷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隱秀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