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陳平設計擒韓信》鑒賞
(節自 《陳丞相世家》)
淮陰侯破齊①,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②,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封平以戶牖鄉③。用其奇計策卒滅楚,常以護軍中尉,從定燕王臧荼④。
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韓信反。高帝問諸將,諸將曰: “亟發兵,坑豎子耳⑤!” 高帝默然。問陳平,平固辭謝,曰: “諸將云何?”上具告之。陳平曰: “人之上書言信反,有知之者乎?” 曰: “未有?!痹唬?“信知之乎?” 曰: “不知?!?陳平曰: “陛下精兵,孰與楚?” 上曰: “不能過?!?平曰: “陛下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 上曰: “莫及也?!?平曰: “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而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竊以為陛下危之?!?上曰: “為之奈何?” 平曰: “古者天子巡狩⑥,會諸侯。南方有云夢,陛下第出偽游云夢,會諸侯于陳⑦。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游,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擒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高帝以為然。乃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游云夢”。上因隨以行,行未至陳,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預具武士,見信至,即執縛之,載后車。信呼曰: “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高帝謂信曰: “若無聲,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⑧。遂會諸侯于陳,盡定楚地,還至雒陽⑨,赦信以為淮陰侯。而與功臣剖符定封,于是與平剖符⑩,世世勿絕為戶牖侯。平辭曰: “此非臣之功也?!?上曰: “吾用先生謀計,戰勝克敵,非功而何?”平曰: “非魏無知(11),臣安得進?” 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 乃復賞魏無知。
【譯文】 淮陰侯韓信打破齊國,自立為齊王,還派使者通報漢王,漢王大怒并大罵韓信。陳平用腳輕踏漢王,以此暗示,漢王即刻領悟。他便優厚地對待齊使,還派張良即刻去立韓信為齊王,把戶牖鄉的土地封給了陳平。漢王曾用陳平的奇特計謀,滅掉楚國,陳平做了護軍中尉,跟隨漢王平定了燕王臧荼之亂。
漢六年,有人上書,報告楚王韓信謀反。高帝問諸將怎么辦,諸將說: “趕緊發兵,宰了那小子呀!” 高帝沒有吭聲,他問陳平。陳平一再不肯回答,問:“諸將怎么說?” 高帝如實告訴他。陳平說: “那人上書說韓信謀反,他那里有人知道上書這事嗎?” 高帝說: “無人知道?!?陳平說: “韓信知道嗎?” 高帝說:“他不知道?!?陳平說: “你陛下的精兵與楚國比較,誰強大些?” 高帝說: “我比不過楚國。” 陳平說: “你陛下的武將在用兵方面,有能夠超過韓信的嗎?” 高帝說: “不及韓信。” 陳平說: “你現在,兵不如楚國的精,將又不能及韓信。若舉兵去攻打他,是你催他開戰。我個人認為,陛下這么做是很危險的?!?高帝說:“這事怎么辦才好呢?” 陳平說: “從前天子出去巡狩,便借機會聚諸侯。南方有個地方叫云夢,陛下可假裝出去到云夢游玩,在陳那個地方會集諸侯。陳地是楚國西邊的疆界,韓信聽說天子好好地出來游玩,他估計自己必定沒什么事了,而且必然到城郊來迎接你,你便趁他迎接你之機將他擒拿。這不過是一個力士就能辦的事情而已。”
高帝認為可以這樣辦。于是,便派使者通告諸侯,在陳地相會,說: “我將要去南邊游云夢?!?高帝于是隨即起行,還未到達陳地,楚王韓信果然在城郊外的路途中迎接高帝。高帝已經事先預備了武士,武士見韓信到來,立即將他捉住捆綁了,放在后邊的車里。韓信大叫道: “天下已經安定了,我固然應當被你烹殺。” 高帝回過頭來對韓信說: “你不要作聲,等回去你就明白了?!?武士將韓信的兩手反過去綁著。高帝便在陳地會盟諸侯,完全平定了楚的地方,回到洛陽,赦免韓信,降封他為淮陰侯。還與功臣們剖符定封: 給陳平剖符,封為戶牖侯,而且世世代代永遠相襲。陳平辭謝道: “這不是我的功勞?!?高帝說: “我用了你的計謀打了勝仗,打敗了敵人,這不是功勞是什么?” 陳平說: “不是魏無知舉薦我,我怎么能進到你這里呢?” 高帝說: “你可以說是不忘本的人啊!”于是又賞賜魏無知。
【鑒賞】 漢四年(前203),韓信破楚之齊地,殺項王大將龍且,自立齊王。那時,楚正急圍漢王劉邦于滎陽。漢王得知消息,大怒且罵曰: “吾困于此,急望汝來救我,汝欲自立為王?!?后在陳平暗示下,乃派張良去立韓信為齊王,叫他派兵擊楚。后韓信為主帥,破楚于垓下,劉邦立奪齊王韓信兵權。于漢五年(前202),改齊王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以便進行監督與控制。漢六年 (前201),有人上書劉邦,告楚王韓信反。劉邦問計于陳平,從而生擒韓信。本文記述的就是這一事件。
文章先寫陳平在處理“楚王韓信反” 的問題上,與諸將的不同見解。諸將主張 “亟發兵,坑豎子耳!” 陳平在高帝劉邦征詢他的意見時,不急于發表意見,而是先調查研究,當得知韓信不知有人告他謀反時,再請劉邦對比自己與韓信的兵將,當得出劉邦“兵不如楚精,而將不能及”時,陳平得出結論: 不能用兵,只能智取! 即劉邦假巡狩之名,偽游云夢,會諸侯于陳,韓信因不知有人告他謀反,故必來迎,從而擒之。陳平此計,也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的。
接著,文章寫劉邦依陳平之計擒韓信。當韓信被擒之時,大呼: “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 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此時的劉邦,尚未下決心殺韓信,只將他降為淮陰侯。
最后,文章還附帶寫了陳平受封之后,不忘其恩人魏無知的推薦,從而得到劉邦“不背本” 的贊賞,這從另一側面表現了陳平為人方面的一個亮點。
注釋
①淮陰侯: 即韓信,他輔助漢高祖定天下,封為淮陰侯。②躡 (nie): 踩(踏) 腳。③張子房: 即張良,字子房。戶牖鄉: 地名,在今河南開封縣東北,系陳平的家鄉。④臧荼: 原是燕國的將,跟隨項羽入關。項羽將燕一分為二,把燕王廣封為遼東王,荼封為燕王,都城在薊城 (故城在今北京城西南)。后來荼被高祖所擒。⑤豎子: 原意為以輕蔑的口吻稱呼他人。猶如,“那小子、那東西、那家伙” 等。⑥巡狩: 即巡守。巡視諸侯所守之地?!睹献印? “天子視諸侯曰巡狩。”⑦云夢: 湖澤名,在今湖北云夢縣境內。陳: 地名,在今河南淮陽縣。⑧反接: 將兩手反過去并用繩縛之。⑨雒 (luo) 陽: 即洛陽。⑩剖符: 符,即符節,古代封侯、派遣使者或調兵時用的憑據。剖符,就是將符節剖成兩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給受封者或外任官員。(11)魏無知: 秦漢之交人,曾經向漢王推薦陳平。周勃和灌嬰向漢王進讒言,說陳平行為不軌,偷嫂、收受諸將的錢財。漢王讓魏無知去查證。無知對漢王說: “大臣們所言之事,也許有可能,你陛下所問之事,我可以去做。不過他的所作所為已是過去的事了,對于你的成功和失敗都沒有什么關系,陛下為何不使用他呢?”漢高帝認為無知說得很好,遂用陳平。
上一篇:《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王太后[1],槐里人[2],母曰臧兒.》鑒賞
下一篇:《史記·外戚世家第十九·衛皇后字子夫[1],生微矣[2].》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