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溫《調笑》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翻翻繡袖上紅裀,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本事】
范公偁《過庭錄》:邵伯溫子文,康節先生子也,才而有文,為陜西宣撫司書寫機宜文字,與路鈐李君交往甚熟。李家有數侍婢,每遇歌宴,子文必預。后十余年,子文與李氏邂逅長安,而李君已死。適值其妻生辰,命子侄宴子文于書舍。遣舊婢出舞。酒酣,子文感愴宿昔,即席作詞,末章云:“翻翻繡袖上紅裀,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諸子得之,入呈其母,皆感泣不自勝。乃令謂子文曰:“宅中得公佳詞,情緒作惡,難復行酒,即容別日款會。”子文不終席而退,良久憮然曰:“所謂口乃禍門。”此事即傳于時。外日子文謁一當位,而不相識,問之(原注:不記姓氏),答曰:“此乃李家作《調笑》者。”
【考證】
《全宋詞》按語云:案宋人《調笑》詞前,例有口號八句。此四句蓋口號,非詞文。
上一篇:邵伯溫《望江南·金泉山》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邵某《清平樂》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