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二)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三)碩人敖敖,說于農郊;四牡有驕,朱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四)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注釋〕 碩人:高大、美麗的人。頎(qí):形容身長。 褧(jiǒnɡ)衣:出嫁所穿外衣。 譚:古國名,在今山東歷城縣東南。維:其。私:姊妹丈夫的稱謂。 荑(tí):始生的白茅嫩芽。 蝤蠐(qiúqí):天牛的幼蟲,身長而白。 瓠(hù)犀:葫蘆的籽。 螓(qín):似蟬小蟲,額廣而方。 倩:笑時兩腮顯露的酒窩。 敖敖:形容高挑。 說(shuì):同“稅”,停止。農郊:近郊。 (fén):馬嚼兩端的裝飾。鑣(biāo)鑣:盛大、鮮艷。 翟茀(dí fú):山雞羽飾的車。 活(ɡuō)活:水流聲。 罛(ɡū):魚網。(huò):網入水聲。 鳣(zhān):鯉魚。鮪(wěi):鱘魚。發(bō)發:魚尾扇動聲。 葭(jiā):蘆葦。菼(tǎn):似葦而小。揭揭:長、高貌。 姜:齊君姓。孽(niè)孽:衣飾華貴貌。 朅(jié):英武高大。
〔鑒賞〕 《碩人》是《衛風》的第三篇,全詩四章,主旨在于“閔莊姜”。莊姜是衛莊公的妃子,從衛莊公在位的時間(前759年—前735年)來看,這首詩大致作于公元前8世紀中葉。因為“莊公惑于嬖妾,使驕上僭。莊姜賢而不答,終以無子,國人閔而憂之(《毛詩序》)”。這段史實《左傳·魯隱公三年》中也有相同的記載,“衛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美而無子,衛人所為賦《碩人》也”。人們往往對美好的事物得不到珍惜和愛護寄予深深的同情和惋惜,何況是貌美端莊而備受冷落的一國之母呢?目下以貴族階級的審美情趣看待這首詩的庸俗論調,我們認為是與對美不懈追求和尊重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馳的。
對莊姜的同情與歌詠,詩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運用賦的寫法,鋪排摹寫她出嫁時的盛況和美貌,反襯她目前受到的冷落。第一章首先以“碩人其頎”點出主人公。“碩人”即高挑美麗的女子。對此,朱自清考證說“大人猶美人,古人‘碩’、‘美’二字為贊美男女之統詞,故男亦稱美,女亦稱碩”(《古詩歌箋釋三種》)。接著以“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五個連用的排比詳細交待莊姜的高貴身份。這樣“極稱其族類之貴,以見其為正嫡小君,所宜親厚,而重嘆莊公之昏愿也”,朱熹的分析是符合當時衛人心理的。
莊姜不但地位顯赫,而且容貌美麗。第二章有“美人圖”之譽, 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早細致刻畫女性容貌、情態美的篇章。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用現代的語言說,纖纖柔軟的十指,白嫩光滑的皮膚,白皙細長的脖頸,光潔整齊的皓齒,飽滿的額角、彎彎的細眉。這兒的描寫很有層次,從手、皮膚、脖頸到牙齒、額角、眉毛,描寫越來越細膩,觀察越來越細致。但更動人的還在后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嫣然一笑,明眸秋波,動人魂魄!明人鐘惺說:“‘巧笑’二句言畫美人,不在形體,要得其性情。此章前五句猶狀其形體之妙,后二句并其性情處寫出矣。”清人孫聯奎也為之折服,“《衛風》之詠碩人也,曰‘手如柔荑’云云,猶是以物比物,未見其神。至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則傳神寫照,正在阿堵,直把個絕世美人活活請出來在書本上滉漾”。笑盈盈的面龐上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活脫脫一位人間仙子。姚際恒贊譽道:“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詩經通論》)。”希臘的雕塑維納斯、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在莊姜的微笑與妙目面前,也會自慚形穢。
第三章鋪排迎娶莊姜時的豪華場面:“四牡有驕,朱鑣鑣,翟茀以朝”;同時還表達了衛國百姓對莊姜發自心底的歡迎,“大夫夙退,無使君勞”,今日國君大婚,不要讓政事耽擱了迎娶新娘。這里對婚禮不厭其煩的描繪,意在表明“國人樂得以為莊公之配,故謂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無使君勞于政事,不得與夫人相親,而嘆今之不然也(《詩集傳》)”。末章描寫的是出嫁途中所見所聞,這里對齊地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勤勞的人民的描寫,有力地烘托了送親隊伍的壯觀和服飾的豪華。
作為一首賦體詩,本詩行文上最大的特色是極盡鋪排敘事之能事。對莊姜家世的介紹、美貌的刻畫、黃河及兩岸風光的描寫,使得全詩文氣流暢,富有氣勢;其次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尤其是第二章對莊姜外貌的描寫;同時詩人還注意了選詞煉字,同是寫形體的高大,寫女子用“敖敖”、男子用“有朅”,既合乎對象的身份又避免了刻板單調;善于運用疊字描摹物象也是本詩的一個特點。末章“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鮪發發;葭菼揭揭”,即滔滔的黃河、嘩嘩的溪流、的撒網、跳躍的游魚、蕭蕭的蘆荻,形象生動,聲音鏗鏘,富有立體感和視覺沖擊力,仿佛我們也被帶到了黃河岸邊參加迎親的隊伍。另外韻腳也富于變化,一章中基本上韻腳相同,而各章之間又有差異,這樣歌唱起來就容易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豐富的聯想。
上一篇:《盤庚上》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碩鼠》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