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坤上艮)
《剝》:不利有攸往。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象》曰:“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兇。
《象》曰:“‘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兇。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六三:剝之無咎。
《象》曰:“‘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六四:剝床以膚,兇。
《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也。”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象》曰:“‘以宮人寵’,終無尤也。”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注釋〕 剝:卦名,象征剝落、衰落之義。 攸:所。 柔變剛:剝卦卦象下五陰爻,上僅有一陽爻,柔勢盛,能改變上九之剛。 順:指下卦坤,坤為地,象征順。止:指上卦艮,艮為山,象征止。順而止之:剝卦陰盛,應順勢而為,止而不冒進。 尚:貴也,重視。消息:消亡和生息,在卦爻來說,消是指陽爻往而陰爻來,息是指陰爻往而陽爻來。 天行:天道。 剝:此處指剝去、去掉。以:之也;剝床以足:即去掉床腳。 蔑:借為夢。 辨:牑,床板。剝床以辨:即剝去床板。 與:這里意為幫助。 失上下:指被剝奪之人失去上下支持。 膚:席子。剝床以膚:即去掉床上的席子。 貫:穿。貫魚:像貫穿在一起的魚一般有次序。以:用也。宮人:宮中嬪妾的總稱。貫魚以宮人寵:喻指統治者對于寵愛之宮人,如魚貫排列次序,因此宮人不至于爭寵相妒,乃無不利。 尤:過,過失。 碩:大。果:指谷物、牲畜之類。 輿:車。 剝:剝毀。廬:房舍。 載:這里指擁戴。
〔鑒賞〕 剝卦在《易經》中位居二十三。《彖傳》說“《剝》,剝也”,意為剝落、衰落。《雜卦》云:“剝,爛也。”爛,指的是果實的腐爛,果實腐爛了,就必定要剝落,進一步指明是由于內部的原因、自身的腐敗而衰落。剝卦卦象下坤(為地)上艮(為山),高山附在平地上,即象征剝落、衰落之義。從此卦六爻而言,陰爻從下而上,一連五陰,最后才是一孤陽居上,所以是柔爻逐漸侵蝕陽剛,陰盛陽衰,這在古代占筮上為小人得勢而君子困頓不利。因為內卦為坤順,外卦為艮止,意思是必須面對現實,不可妄動。陰毒小人用事,非是君子有所作為的時候,君子應該守持貞正以靜待時變。就國家政治而言,剝卦警示下面的吏治已完全敗壞,政權有即將傾覆之象;以生命過程而言,剝卦則有百病纏身行將就木之象,應當靜養,以待天命。
剝卦以卦象給人警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原本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或一個已經取得輝煌成就的事業,一個富裕而興旺發達的家族,一夜之間突然跨掉了,人們無比的驚訝,為之感嘆不已。為何出現這樣的悲劇,如何防止這樣的災難的發生?剝卦以其如椽大筆總結了這方面的歷史經驗。
這類本來人們絕對想不到、或認為根本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出現了,一般人可能歸因于一個突發災難,或歸罪于某個關鍵人物的疏忽、無能、錯誤、或暴行,但是,剝卦指出了其根本問題所在:一個實體的掌門人、主事者以自己的行為掏空了這個實體的基礎,挖掉了它的基石,完全破壞了它的根本。首先剝卦的卦象指明,下面作為兇兆的陰爻由一根不斷地增加到了五根,只有一個陽爻孤懸于最上層,表明基礎已經完全腐敗,整個大廈建立在沙灘之上,大廈的龐大和堅實是個假象,一陣狂風、一個雷擊,它就會在頃刻之間倒塌。爻辭則以類似于寓言的故事描繪了自我毀壞、自我滅亡的過程。人要靠床安身休息,但是一個蠢人為了一個眼前的需要,卻先把床腳鋸掉了,后來又拆去床板,最后連床上的席子也取走了。這一寓言雖然情節非常簡單,但是以極其明顯的道理有力地諷刺了人們自毀根基的愚蠢行為。《象傳》的解釋進一步闡明了卦義。它把第一根陰爻的爻辭“剝床以足”注為“以滅下也”,就國家而言,這是指統治者殘酷地壓迫和掠奪百姓,引起他們的仇恨,統治者是自掘墳墓。“六二:剝床以辨”中的“辨”即床板,這是身體的依靠,對于君主來說可以理解為賢良之重臣,所以《象辭》的解說是“‘剝床以辨’,未有與也”,君主失去了輔佐之人,王權的基礎更加削弱。第四個爻辭中的“膚”是席子,這是最靠近身體的東西,連席子也拿掉了,比喻君主的近侍和衛兵也都懷有二心,他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徹底滅亡的日子就在眼前了。因此,《象辭》說“‘剝床以膚’,切近災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演變到這種地步,當事者仍不自知災難將至,滅亡就是必然的了,直接造成滅亡的偶然出現的事件或人物只不過是這種必然性的一種表現而已。剝卦給人們的啟示就是不能高高在上,閉目塞聽,不顧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意見,一意孤行;不能為了一種觀念、貪欲、或一時的快樂,而愚蠢地自毀根基。
《周易》是講述成功之道的著作,因此在這里《象傳》不是簡單地滿足于一般地警示危險,其主旨在于確立成功之道的一條極端重要的法則,即無論負責一個什么樣的實體、從事什么樣的事業,時刻不能忘記的一項至關緊要的事情是打下堅實的基礎,以鞏固自己的根本。這就是《象辭》“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要說的意思。無論是人生,還是一項事業,乃至治國大事,一般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艱難的時刻,如果基礎牢固,就能戰勝狂風惡浪,化險為夷。當然,打基礎是一項十分繁難的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改變人們的思想習慣和精神品質,就更加困難。人大多有浮躁心理,常常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因不能立即見效而忽視鞏固根基的事情。真正有大志向、大智慧的人做大事必先抓根本,以求立于不敗之地,而不靠僥幸取勝。
上一篇:《關雎》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衛靈公》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