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不驚鷗
【出典】 《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數(shù)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晉·張湛注:“心和而形順者,物所不惡。”按:漚鳥即海鷗。
【釋義】 《列子》寓言中的海上好鷗者,以善意從鷗鳥游,鷗鳥數(shù)百與之相親;一旦好鷗者有意捕捉,鷗鳥便驚飛不下。后世常用“不驚鷗”或“狎鷗”表現(xiàn)擺脫機(jī)巧,淡泊出世的高遠(yuǎn)情懷。
【例句】 已是人間不系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張孝祥《浣溪沙》[已是人間不系舟]1701)這里用本典抒寫自己無心名利的淡泊情懷。
上一篇:典故《不恨古人吾不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不愿酒泉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