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摧剛為柔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覷”、“卜”、“才簪”、“重數”,輾轉反側之情,傳神阿堵,語極癡,情極摯。稼軒詞中,此種語實不多覯,真所謂摧剛為柔者。(陳匪石 《宋詞舉》卷上)
【詞例】
祝英臺近
辛棄疾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 卻不解、將愁帶去!
【解析】 宋詞歷來分為婉約、豪放兩派。明代徐師曾 《文體明辨》 中說:“論詞有婉約者,有豪放者。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彼^詞情蘊藉,是詞的感情細膩低回,精致含蓄,體現出一種陰柔之美; 所謂氣象恢宏,是詞有剛健雄渾的氣魄,闊大高遠的境界,體現出一種陽剛之美。就宋詞的全貌來說,婉約、豪放并不能將其全部概括,就一個作家來說,其風格往往也是多樣化,而非單一的。被推為宋代豪放派代表作家的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放風格,也有“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這樣委婉清麗之作,正如劉克莊 《后村詩話》 所說:“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其秾麗綿密處,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弊鳛橐粋€愛國詞人,在家國危難之際,辛棄疾積極主張抗金復國,并在詞中抒發了他殺敵立功的豪爽之情。然而昏庸的朝廷并無心抗金,權奸又時時排擠、打擊他,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詞人便摧剛為柔,將滿腔的忠憤化作纏綿哀怨,以低回含蓄的方式傾瀉心中的不平。這就使得辛詞剛柔并存且互相轉化、交融,呈現出多種風格的統一。他的那首名作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就是通過傷春、失寵心情的描繪,抒發了自己遭排擠、受壓抑的痛苦心情,表現了對昏庸朝廷的不滿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全詞用比興象征手法,外圓內剛,棉里藏針,矛頭指向了最高統治者。據宋人羅大經 《鶴林玉露》 記載:“詞意殊怨,愚聞壽皇 (孝宗) 見此詞,頗不悅?!毙⒆诨实鄣牟粣?,是他體會到此詞柔中有剛,寓有深意。另一首 《祝英臺近》,詞人也是“斂雄心,抗高調,變溫婉,成悲涼”(清周濟 《宋四家詞選目錄序》),寓剛于柔,兼有豪放、婉約二家之長,而受到人們的稱賞。
《祝英臺近》 題為“晚春”,描寫了一個思婦傷別怨春的感情。上片“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前三句由傷別暗暗過渡到傷春,描繪出思婦的凄涼心境,同時也暗寓著詞人自己被貶后的悲哀,后五句寫思婦的怨春情緒?!芭律蠈訕恰笔且驗槟捍簳r節“十日九風雨”的壞天氣,“怕”字隱含著許多難以言喻的深愁和感傷。接著便鋪寫風雨無情摧殘春光的景象:“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片片”見落花之多,令人傷心腸斷。落花而“無人管”,見人情的冷漠,前面再著一“都”字,則人情冷漠至極。人情如此,大可傷悲。“更誰勸、流鶯聲住”,春天的美好在流鶯聲中逝去,原本動聽悅耳的鶯啼變得令人傷慘了。一“更”字加重了感情色彩,思婦的孤獨悲涼更加突出了。短短的幾句,包含了很多層意思,真是一波三折,表現手法高明,極盡纏綿之情。這風雨中“斷腸片片飛紅”的凄涼殘景,就象國家已殘破,再難振舊威,如同詞人自己青春已逝,壯志難酬,思婦的怨別傷春,就是詞人的感時憤世,哀感悱惻中寄寓了強烈的激憤悲哀。
下片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寫思婦在憂愁寂寞中,百無聊賴,取下插在鬢邊的花來,數著花瓣卜算著丈夫的歸期?!安拧?、“重”兩字,寫出了她卜花的反反復復,心猿難系,坐臥不寧,盼望丈夫歸來的殷切心理刻劃得非常細膩,情態婉然在目。而這輾轉反側的折騰,正是詞人希望、失望之情交織在心的形象再現,志愿眼看要落空,但總是心不甘,表現出了詞人的癡迷和執著,感情倍顯沉痛。登樓不忍見殘春敗景,卜花又難定歸期,夢中也許能暫忘憂愁吧,但夢境也為愁纏繞,“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 卻不解,將愁帶去!”春天走了,而她的思親之愁依然如故,春的無情映襯出她的多情,傷別怨春的感情被推上了高峰。詞人抑郁,沉重的情懷與思婦一樣,也是持久、深沉的,思婦的 “哽咽夢中語”,是詞人對黑暗現實的譴責,對英雄壯志一籌莫展的感喟,對國家和個人前途滿懷憂慮的悲泣,也表現了詞人身處逆境,心情郁結,但仍堅持理想的英雄本色。低沉中回旋著慷慨悲壯。
整首詞千回百折,細膩傳神,作者不發一句議論,不點明創作本意,只著力刻劃思婦的形象,含蓄婉轉,饒有余味。而暗喻、比興手法的運用,使纏綿悱惻的氣氛中包蘊了深沉悲慨之情,詞人激昂悲壯的剛烈之氣化為秀潤低回的陰柔之美,富有沉郁頓挫的韻致。
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是兩種不同的美,它們各具特征,有不同的審美效果,兩者是對立的。曾國藩說:“大抵陽剛者氣勢浩翰,陰柔者韻味深美; 浩翰者噴薄而出,深美者吞吐而出之。”“陽剛之美曰: 雄、直、怪、麗; 陰柔之美曰: 茹、遠、潔、適。”而多樣統一又是美的一個重要原則,陽剛與陰柔又是統一的,兩者可以互相轉化、匯融。如果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健之中而情韻深長,柔美之中而風骨勁健,詩人的藝術個性和作品,就能象多棱鉆石一樣閃耀著絢麗多采的光輝。
摧剛為柔,是寓剛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勁于婉媚之內,將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使纖細秀潤的柔美神韻中蘊含了強烈宏壯的剛性魄力,給人以多樣統一的美感。清人沈謙在《填詞雜說》 中曾說:“稼軒詞以激揚奮厲為工。至 ‘寶釵分,桃葉渡’ 一曲,昵狎溫柔,魂消意盡,才人伎倆,真不可測?!闭驗?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xinqij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辛棄疾能將陽剛陰柔和諧地交融,才能使他的詞豪壯而不流于粗厲的叫囂,而能于豪壯中蘊蓄雋永的境界,凄美而不墮入頹唐的末路,而是在凄美中充沛著一派豪情,從而在宋人詞壇上,唱出了最高亢動聽的曲調。
上一篇:風格類·意高妙語清峭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韶光情文,語語倩麗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