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格類·麗而不佻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diǎn)|特征
【依據(jù)】 傳神之筆,麗而不佻。(陳廷焯 《詞則·閑情集》 卷三)
【詞例】
清 平 樂
張元干
明珠翠羽,小綰同心縷。好去吳淞江上路,寄與雙魚尺素。蘭橈飛取歸來,愁眉待得伊開。相見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懷。
【解析】張元干是南宋著名詞人,所作慷慨悲涼,多抑塞磊落之氣。尤以 《賀新郎·送胡邦衡赴新州》一曲壯詞震鑠千古,向以豪放詞人名世。然而,豪放二字卻不足以籠罩其全部詞作,明人毛晉說得好:“人稱其長于悲憤,及讀 《花庵》、《草堂》 所選,又極嫵秀之致,真堪與 《片玉》(周邦彥詞集)、《白石》(姜夔詞集簡稱)并存不朽。”(《蘆川詞跋》)這里所選的一首 《清平樂》 便是張元干的“嫵秀”之作。全詞抒寫一對戀人之間熱烈而纏綿的相思之情,與其豪放之作形成鮮明對照。不過,張元干畢竟是張元干,即使寫兒女之情也難掩其風(fēng)云之氣。這首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肉體之愛與精神之愛中作者顯然在深化后者而淡化前者,故而一片神行而不留聲色艷跡; 同時,抒情而不溺于情,情摯意切,健朗明快,陽剛之氣盎然。陳廷焯評曰:“傳神之筆,麗而不佻。”確為不刊之論。
開篇四字 “明珠翠羽”,以象征手法為作品奠定了純情而脫俗的格調(diào)。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明珠常表示瑩潔、透明、華貴、美好等,往往作為愛情的信物,在男女間傳遞。王建的“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節(jié)婦吟》)便是一個顯例。翠鳥羽毛華麗,雌雄雙宿雙飛,其中,也積淀著古代詩人無數(shù)美好的愛情期待,姜夔的“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疏影》)即寓有此意。所以我們說,“明珠翠羽”四字,除了描寫目光明潔、眉黛如遠(yuǎn)山的功能外,還充滿了高格調(diào)的象征,意味深長。接下來 “小綰同心縷”,“海誓山盟”,也是題中應(yīng)有之義,但其大方自然卻又不同凡俗。“好去吳淞江上路”稱得上是情詞中的壯語。“好去”,好走,一路平安。女子送情郎,一聲祝愿,何等開朗,何等爽快,與“執(zhí)手相看淚眼”(柳永《雨霖鈴》)不可同日而語。何況又是“吳淞江上路”,無異于“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可見其胸懷之開闊飛揚(yáng),也可見其愛情之格局氣勢。情知不可留,決然殷勤相送,是女子的丈夫氣;“寄與魚書尺素”,表達(dá)“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則又是癡情女子的本色。二者相反相成,向縱深開掘著抒情主體的內(nèi)心世界。
過片換頭,“蘭橈飛取歸來”,“飛取”二字當(dāng)為至情與豪氣所凝,傳出一種凝重而飛動的意態(tài)。“蘭橈”不可謂不纖麗,而“飛取”又不可謂不豪邁,真是劍態(tài)簫心。“愁眉待得伊開”,妙在“開”字。古典詩詞中,愁眉不展的顰顰相常與讀者不期而遇,而開眉一笑,尤其是如此豪爽的開眉展心,“相見嫣然一笑”則難得一見。在歷盡相思之苦后,如此幸福的甜甜一笑,真有“惑陽城,迷下蔡”的魅力。情人重逢,一笑之后,尚有幾許旖旎風(fēng)光,一部 《全宋詞》 中,不乏纖毫畢現(xiàn)之作,宋人習(xí)以為常,出現(xiàn)了一種輕佻浮艷的風(fēng)氣。而作者始終不為己甚。以“眼波先入郎懷”作結(jié),還是以精神交融置于肉體親昵之前,高詠精神上的相知相愛,探取了情愛的美、內(nèi)在的美而又含蓄地暗示了體態(tài)的美,恰到好處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麗而不佻”的意境。
歸根結(jié)底,如此意境只能是如此個性在詩詞中的投影,而如此個性在宋詞作者中顯然并不多見。麗而佻者有之,柳永即是; 不佻亦不麗者有之,曾鞏即是; 詩文一本正經(jīng),詞作時雜淫聲褻語者亦有之,歐陽修、黃廷堅即是。真正當(dāng)?shù)闷稹胞惗毁薄⒏裾{(diào)高雅的情詞,還當(dāng)首推秦觀的 《鵲橋仙》。那種“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精神追求與此詞旨趣有著內(nèi)在的一致性。
麗而不佻的準(zhǔn)則出自古代“樂而不淫”與“詩賦欲麗”、“詩緣情而綺靡”的美學(xué)主張。春秋時期,吳公子季札觀賞周樂,贊美 《豳風(fēng)》說:“美哉,蕩乎! 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樂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杜預(yù)注曰:“樂而不淫,言有節(jié)。”朱熹注曰:“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這一命題要旨在于崇尚中和之美,也就是既要享受審美的樂趣,又不可過分。其中含有古代辯證法的因素。正是在這一點(diǎn)上,它成為“麗而不佻”的兆端。另外,三國魏曹丕的“詩賦欲麗”(《典論·論文》)與西晉陸機(jī)的“詩緣情而綺靡”(《文賦》),一脈相承地做出了一個重要的美學(xué)判斷——詩歌應(yīng)該有豐富的美感。這里,“綺靡”就是“麗”,而且是繁盛美麗。“麗而不佻”的“麗”字正當(dāng)作如是解,聯(lián)系劉勰的“(《九歌》)綺靡以傷情”(《文心雕龍·辨騷》)、王筠的“ (蕭統(tǒng)之作)屬詞婉約,緣情綺靡”(《昭明太子哀冊文》)可以意會其深厚的歷史淵源。
上一篇:風(fēng)格類·麗不傷雅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diǎn)|特征
下一篇:風(fēng)格類·似拙實(shí)工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diǎn)|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