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阿房宮賦》簡析
杜牧著。見《樊川集》,收于《古文觀止》。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渭水南面阿房所建的一座極其宏偉華麗的宮殿,秦亡后,此宮尚未竣工,即被項羽燒毀。文章作于唐敬宗寶歷元年(825)。敬宗在位時,荒淫無度,廣征聲色,大興土木,修建宮殿。杜牧寫此文旨在借古喻今,以作諷諫。文中先描繪阿房宮的宏偉豪華和宮中的奢靡生活,再寫由于秦始皇大肆搜括民財,耗盡民力,激起人民憤怒,爆發農民起義,阿房宮被焚為一片焦土。最后指出六國與秦王朝的復滅乃是自取其咎,并提醒當世統治者應以秦亡為鑒。全篇通過鋪陳、渲染、想象、夸張等藝術手法,使阿房宮宛然呈現在讀者眼前。結構綿密,層次井然;繪形摹色,斑斕繽紛;行文波瀾曲折,氣勢奔放。文辭流麗清新,駢散兼行,節奏和諧鏗鏘,增強了文章的音樂美。
上一篇:《散文·陰雨的夏日之夜》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雁蕩山成因》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