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麗不傷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未雨”、“先雪”四字頗新。下闋 “夢繞秦樓”,而只在“丁香”、“豆蔻”,麗不傷雅,托思空靈。(俞陛云 《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詞例】
眼兒 媚
王 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柳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解析】雅正是我們民族的傳統審美心理,也是傳統文學所追求的高境界。它與俗艷絕對不相融合。詞這種文學樣式,是中國古典文學閬苑里的一朵奇葩。然而在過去,它卻被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它曾被文人妝扮得太俗艷。本來,詞之為體,長于言情,這是詞論家們所公認的。但自從到了晚唐五代花間派文人手里,它差不多成了文人們專寫男女艷情的工具。時人歐陽炯 《花間集序》 里有這樣一段話:“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鮮”。又說:“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說明文人填詞在當時不僅盛行,且極為香艷婉麗。到了兩宋,流風所及,不僅一般文人大量填寫艷情詞供酒筵上妙齡女郎歌唱,就是象歐陽修、黃庭堅、周邦彥以至于辛棄疾這些上流社會的文人英杰也不免染指。如歐陽修的 《解仙佩》:“有個人人牽系,淚成痕,滴盡羅衣。問海約山盟何時?鎮教人,目斷魂飛。夢里似偎人睡,肌膚依舊骨相膩。覺來但堆鴛被,想忡忡,那里怎知。”一看便知,這首詞香麗的程度絲毫不在花間詞人之下。正是因為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作里大量充斥著“妮子態”、“婦人語”,所以后人才有“詩莊詞媚”、“詞為艷科”的論斷。
以上是就詞在其發展過程中的大致傾向來說的。如果以此就說整個唐宋詞都是如此,那顯然是十分錯誤的。且不說與香軟婉麗風格相對的蘇辛豪放詞是詞壇上耀眼的明珠,就是在大量的艷麗情詞中也有許多麗不傷雅的篇章。上面這首相傳為北宋王雱所作的《眼兒媚》 就是典型的例子。
這首詞妙在寫春愁而不流于直露,寫相思而不傷于俗艷,寫閨情而不落于淫邪。雖語極柔極麗,詞的意味卻十分清雅。起首一句“楊柳絲絲弄清柔”,點明節令,同時也是為下句“煙柳織成愁”作鋪墊。本來用春天飄柔的柳絲與輕煙來形容時時縈繞在心間的春愁就再貼切不過,詞人更著一“織”字,意思又透進了一層。說明主人公的愁交織在心里又細又密,無法排遣。下面“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則是以樂景寫哀。清人王夫之有一句名言:“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畺齋詩話》)春日海棠是詩人們常吟詠的對象。鄭谷有一首 《海棠》 詩,其最后兩句最得旨趣:“秾麗最宜新著酒,嬌嬈全在欲開時”。說明海棠花的魅力全在欲開未開時節。而經驗又告訴人們,梨花又恰恰是在開放以后才象漫天飛雪那樣熱鬧好看。詞人寫“海棠未雨”、“梨花先雪”,意在點明這正是美好的春光時節,然而正是在這百花爭妍的時節里,詞中主人公卻沒有游春賞花的情趣,面對熱鬧的春景,唯有“一半春休”之長嘆。在此,作者用“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之春天樂景,來反襯主人公的哀情,這就更顯出主人公心境之凄涼。而“一半眷休”四個字,又將主人公的千愁萬緒涌向筆端,但并不說破,讓讀者去想象,收到了言簡意豐、含蓄不盡的藝術效果。“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是緊接上片“一半春休”而來。原來詞中主人公之所以在美好的春天里沒有游興、沒有賞花的情趣,是因為如今孤身飄零,心愛的人不能相伴,想到從前這個時候對對雙雙、觀花戲蝶,那是多么地愜意! 現在這些都已成為往事,再也難得有了,觸景使人情傷,只有歸夢依然戀戀不舍地繞著愛人的住地。一“繞”字,足見主人公懷人之深切。有離別就難免有相思。詞人最后寫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乍看起來,這相思似乎有些離奇,然而妙處也就在這里。作者是用緘結成團的丁香來形容主人公舒展不開的相思情懷; 用含苞欲放的豆蔻來暗指思念女子的楚楚動人。這亦是古典詩詞里常用的手法。如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贈》)、尹鶚的“欲表傷離情味,丁香結在枝頭”(《何滿子》)、杜牧的“婷婷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贈別二首》 之一)。這首詞的結尾或許就是從這些詩句、詞句中化用而來。在此,詞人既不直說相思是什么滋味,也不言主人公與所愛的女子從前感情如何,更不說那個女子長得多美,然而這一切又全包含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這八個字上。真可謂意在言外,尺幅千里。
縱觀歷史上的艷情詞,雖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亦不乏有失大雅之作。后者或流于肉欲色情之惡道,或者是對女子姿容嬌態的描摩,實質上沒有多少藝術欣賞價值。此詞不落窠臼,對相思情味,兒女柔情、女子容態不作任何客觀的描寫,只是托思于物,讓讀者在想象中去領會,既情詞婉麗、又意味雋雅。麗和雅在此詞中共同奏出了美妙和諧之音。
上一篇:風格類·自然高妙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麗而不佻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