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用筆簡淡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葉少蘊 “洞庭波冷”關子東稱葉公妙齡,詞甚婉麗。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于簡淡時出雄杰,合處不減東坡。(黃蘇 《蓼園詞選》)
【詞例】
念 奴 嬌
中秋宴客,有懷壬午歲吳江長橋
葉夢得
洞庭波冷,望冰輪初轉,滄海沉沉。萬頃孤光云陣卷,長笛吹破層陰。洶涌三江,銀濤無際,遙帶五湖深。酒闌歌罷,至今龜怒龍吟?;厥捉F缴魅菀咨?,佳期難尋。縹緲高城風露爽,獨倚危檻重臨。醉倒清尊,嫦娥應笑,猶有向來心。廣寒宮殿,為予聊借瓊林。
【解析】 古代借洞庭題材抒情言志的文人騷客數不勝數,葉夢得也是其中的一個。他的 《念奴嬌》 詞為晚年所作,小標題曰:“中秋宴客,有懷壬午歲吳江長橋”。葉氏為什么說有懷吳江長橋?據 《宋詞紀事》 編引 《泊宅篇》 說,“有稱中興野人和東坡 《念奴嬌》 詞,題吳江橋上,車駕巡師江表,過而觀之,詔物色其人,不復見矣”。無名氏所作《念奴嬌》 詞有 “嘆人才委靡,都無英物”句,言自己 “孤忠耿耿”,“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葉夢得自然與這位無名氏頗有同感,只是不便明言,故借洞庭湖波濤,澆胸中塊壘。
上片主寫洞庭夜景?!岸赐ゲɡ洹比?,寫得富有動態變化,并透出秋寒的氣息。筆法順序是由下 (洞庭之波) 到上(冰輪明月),由靜 (波冷) 到動 (初轉),由小 (洞庭)到大(滄海)。“萬頃”二句,則寫洞庭上下,水天一色,月光與水波交映,但因 “云陣卷”,所以還一時難見她的壯美。只有待到有客以 “長笛吹破層陰”,方見洞庭雄姿——“洶涌三江,銀濤無際,遙帶五湖深”。三江、五湖,泛指洞庭湖周圍的江水、湖泊。詞人描寫湖水的表現手法,極似東坡筆力。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有:“大江東去,……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碧K氏當時感慨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而那位題詞吳江橋上的無名氏則為國事感嘆,“戎馬長驅三犯闕,誰作連城堅壁?”金兵來犯,投降派膽戰心驚,統治者束手無策,致使金兵侵占中原大片土地,南宋王朝只有半壁江山茍且偷安。詞人與中秋宴客 “酒闌歌罷”,不免傷懷怨憤,就連洞庭中物 “至今”猶 “龜怒龍吟”。龜、龍尚為山河破碎而震怒痛吟,更何況是有血肉之軀、有愛國之心的人呢?!
下片主寫平生感嘆?!盎厥住比洌髡咦窇涀约浩缴幕潞I硌模降黄届o。葉夢得紹圣四年(1097) 進士,徽宗時步入仕途,因蔡京之薦,累官龍圖閣直學士。南渡之初,官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總四路漕計。他曾表彰過罵敵而死的楊邦義,也曾為岳飛等抗金北伐將領做過支援補給等工作。后請老致仕,退居湖州。詞人晚年想起平生之事,看到目前江山半壁依舊,所以說自己“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難尋”。佳期難尋,是詞人評說自己的謙辭,也是實辭。他的《水調歌頭》 有辭曰:“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 平生豪氣安在? ……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痹~人言自己豪氣雖有,但有志難成,心中甚有愧意。憑實而論,這是社會的責任,這是統治者的責任,而不僅僅是詞人的過失?!翱~緲”二句,表達了詞人待客宴散,在中秋之夜風清露爽之時,獨自登高望遠?!白淼埂比?,詞人言己酒興未盡,再次獨自痛飲,一醉方休。詞人在“清尊”(酒杯) 之旁“醉倒”,迷離恍惚,似欲脫離人世,飄飄然羽化成仙。當他來到月宮之際,“嫦娥應笑,猶有向來心”。當年悔吃登仙靈藥的月中仙女笑我向往空中仙境的“來心”未免太癡情了。蘇軾 《水調歌頭》 也曾說過:“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字,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可是,詞人并不以此為醒悟,而是更加癡迷于“廣寒宮殿”,希望嫦娥象宋朝宮廷為慶賀新進士舉行的盛大瓊林之宴一樣歡迎自己棄世登天成仙。詞人意在表明自己厭惡現實、回避現實和力求解脫人間煩惱、追求高遠志趣的深邃思想。
全詞最大的特色是簡明精煉、淡雅自然,且具有豪放雄杰之氣。先說簡淡。詞人用辭不尚雕琢,不多著色,追求的是自然美、素色美。如寫洞庭之景,用“波冷”、“冰輪”、“孤光”、“銀濤”;表胸中之情,用“龜怒龍吟”代言; 述自己身世,用“江海平生”句概括。再說雄奇。詞人用簡淡之筆寫出洞庭之景的壯闊和空冷,上下開合,甚有氣勢。再如詞人寫平生感慨與追求向往,也同樣是用簡淡之語寫上天入地、人間仙境,拉雜而淡,無任何人神區別之感。藝術高超達“平淡而到天然處,則善矣。” (葛立方《韻語陽秋》 卷一) 關注言葉夢得詞“晚歲落其華而實之,能于簡淡時出雄杰,合處不減靖節 (陶淵明)、東坡之妙?!?《題石林詞》)
上一篇:風格類·句句綺麗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以淺淡語寫深怨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