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屁世界》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睡獅著。十回。宣統三年 (1911) 正月小說進步社出版。
“笑話小說”《馬屁世界》講述的是一個絕頂荒唐的故事: 京城里有幾位大紅人,只因善拍馬屁,紅頂花翎,富貴已極。后來辭官不做,將家眷搬到上海,打算做點事業,尋點利益,商量來商量去,一致決定開設一所“馬屁學堂”,收集天下識時務的俊杰,專門傳授升官發財的妙訣。學堂的辦學方法且極為文明:一不要學費,二不論人品,三不問程度,四不要保人,只于進堂時寫下一紙志愿書,說明畢業出堂得志以后再行補報,目下分文不取,吃的、穿的、用的、耍的,一切等等都是公的。陜西有個書生單卜信,生性強硬,脾氣多疑,聽人說上海地方文明要算中國第一,單單不信,便獨自一人跑到上海,在英租界住下。不久,盤纏用完,正在納悶,被爛污客明期仁誘入馬屁學堂。單卜信進門以后,就被領去“修身”:洗澡、纏足、整容、修舌,又教以行禮、學文、習字、作畫、吟詩、寫信、游藝、飲酒種種拍馬屁用得上的本領。單卜信經此一番修身,取鏡自照,只見“身干陡覺苗條,面貌大為花妙,臉似相公,形如小旦”,幾乎羞死。“修身”之后,復教“養性”,目標是要養成幾種性質:“第一狐猸性,第二狼毒性,第三蜂蠆性,第四蛇蝎性,第五鯨吞性,第六鷹揚性,一切陰賊陰險之性。”養性已畢,鉆過狗洞,便算正式入學。總教習馬屁大王向學生講授相馬術、騎馬法、養馬訣,此外還有馬耳科、馬眼科、馬足科、馬卵科等課程。不久,學業完成,在英租界跑馬廳舉行畢業典禮,學生十有八九都獲優等,獨有幾個農家子弟、鐵匠徒弟、鄉間老夫子,因鹵莽操切,不堪造就,不列等; 明期仁因拍馬手段太顯,列在中等;單卜信只得個“平等”。畢業典禮上,又有幾個外國專家當場贈送文明拍馬妙器。馬屁學生畢業以后,具此妙手,懷此利器,真是無往不利,馬到成功;鉆入學界的,做到教習;鉆入軍界的,做到官長;鉆入官界的,做到大人; 鉆入警界的,做到官弁; 鉆入商界的,做到老板; 鉆入工界的,做到工頭。次一等的,鉆入倡優門的,也當了班長龜頭; 鉆入隸卒門的,也當了班頭卯首;鉆入江湖派的,也成了大光棍老光蛋;鉆入釋道派的,也成了老方丈大管家: 總之是個個走運,處處風行。唯有單卜信,不會拍馬,到處碰壁,只好跳出勢力圈子,賣文度日。一日,幾個大闊老聚在一起,互相傾訴受馬屁客愚弄之苦,發起拒絕馬屁大會。馬屁學生聞訊,齊到馬屁學堂商議對策。學堂教習以為世事愈變,人心愈靈,馬屁法子亦須改良,便又教以 “龍馬負圖”、“弩馬戀棧”、“鴇馬配合”、“駒馬連環”、“驥馬稱德”等新樣馬屁,卷土重來,一伙富貴之徒,果然又入圈套。單卜信見此情景,心煩頭悶,忽見《時報》上刊出一條新聞,全國滅絕馬屁請愿代表聚集北京,便趕到北京參加臨時大會,會上請得東京回來的幾位馬屁維新家,用 “打鬼還用鬼法”之計,將中國的馬屁妙手統統禁下,再由代表申奏朝廷,公堂會審,飛電查抄馬屁學堂,從此中國公道大行,國勢日盛。
揭發和抨擊夤緣、逢迎、巴結等等官場中的丑惡現象,本是晚清小說中極為風行的題材,《馬屁世界》區別于同類作品的最大特點是,將這種揭發和抨擊,以一種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極其荒謬的形式表現出來。“于今時風,簡直是個馬屁世界,無論何人何事,總離不了這個手段”——京師里靠“辦新政得利”的闊老這個判斷,并沒有超過以往作品的水平,然而,“若果開個學堂,專門來講究這馬屁的道理,一定要風行的”,卻確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奇思妙想。小說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居然使得這種荒唐的奇想,獲得了現實的合理性:首先,它征引圣人之言道: “富而可求,雖執鞭之事,吾亦為之”,馬屁學問是符合圣人之道的,這就為馬屁學堂的宗旨找到了理論根據。其次,學堂的監督,教員之類,主其事的闊老自己就可充任,因為他們本身就都是拍馬屁的專家。第三,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人人皆欲升官發財,因此學堂的生源也無須擔憂。第四,學生入學時雖然不要分文,但畢業得志以后,定可倍加補報,則學堂經費也可無虞。總之,有教員、有生源、有經費,馬屁學堂就具備了生存的一切條件。尤為風趣的是,小說在敘事時,時時注意突出一個“馬”字: 闊老們商議辦學堂的地方是馬立師路馬德里公館; 明期仁勸誘單卜信,夸說馬屁學堂畢業以后的出身,起碼是司馬、洗馬之類,進而是東床駙馬,紫禁城騎馬,賞穿黃馬褂。學堂里的課程又多與馬有關,有相馬術、養馬訣、騎馬法之類,相馬術將馬分為龍馬、驥馬、馴馬、駿馬,與烈馬、驕馬、弩馬、蠢馬兩大類; 騎馬法又將馬分為狂奔馬、豎牌馬、驚跳馬、怒跌馬、前趴馬、后坐馬等等,無不從馬字上大做文章,將拍馬的種種伎倆,種種丑態,集中展覽,揭露無遺。而馬屁學生畢業,竟然齊聲高唱起石破天驚的《馬屁軍歌》來:
天下榮,馬屁助成功。天下樂,馬屁最要學。拍起來,馬屁莫嫌臭,你看那,嘗糞滅吳國。
我中華,馬屁最風行,大闊老,多半是名角。想起來,好不羨煞人,要快活,快把馬屁拍。
最可笑,一種強硬性,英雄們,常被人傾覆。最可笑,一種拘執性,圣賢們,永遠受寂寞。
最可愛,一種依賴性,奴隸們,庸庸多厚福。最可喜,一種柔媚性,娼優們,聲名倒赫濯。
那怕他,唾罵當我面,一世里,好官由我作。我同學,拍馬莫害羞,騎上了馬背真快活。
軍歌將馬屁客靈魂深處的隱衷和盤托出,道出了馬屁的娼優奴隸的柔媚本性,讓馬屁專家登壇說法,比起正面遣責馬屁的丑惡來,更有一種痛快淋漓之感。
小說沒有停留在表面現象的暴露之上,而是試圖將馬屁與中國的衰敗貧弱聯系起來加以思考。第九回寫單卜信在黃浦江邊遇一老奴,向他訴說主人鐘華(中華)被馬屁客所蒙蔽,弄得死無葬身之地的慘劇,就是為了揭露馬屁客“占千百人的權利,享千萬人的幸福” 的罪惡本質。小說還朦朧地意識到,要徹底清除逢迎拍馬的積弊,最根本的一條是改革一班闊老當道專權的體制,實行民主政治,而這一層意思,在小說中又是通過“馬屁”的曲折形式表達出來的。第十回寫全國滅絕馬屁請愿代表大會上,會長報告說,雖然圣諭準許捉拿全國馬屁客,卻沒人是他對手,為此,只好“打鬼還用鬼法”,“捉賊還用賊智”,請得三位新由東京回來的馬屁里的維新家,馬屁中的革命黨,他們的宗旨,與中國式的馬屁不同: “中國的馬屁往上拍,外國的馬屁往下拍。往上拍的為一人,害萬人;往下拍的利萬民,并不害一人。所以往上拍的為小人,往下拍的為君子;往上拍的為奴隸,往下拍的為英雄;拍一人的為宵小,拍萬民的為圣賢。”由于馬屁維新家的參與決斗,終于掃盡妖氛,使中國公道大行,國勢日盛。而馬屁維新家的要訣,不過是將拍馬屁的方向由往上拍改為往下拍,這實際上就是提倡尊重民意,實行民主。而這一層意思,在小說中卻依然用了馬屁的術語表述出來,顯得格外貼切自如,與全書的風格渾然一體,令人叫絕。
上一篇:《飛跎全傳》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駐春園小史》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