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類·對面著筆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將說己之寄陳,先說陳之寄己,是對面著筆。(高亮功 《蕓香草堂評山中白云詞》 卷二)
【詞例】
臺 城 路
寄姚江太白山人陳文卿
張 炎
薛濤箋上相思字,重開又還重摺。載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縷離痕難折。虛沙動月。嘆千里悲歌,唾壺敲缺。卻說巴山,此時懷抱那時節。寒香深處話別。病來渾瘦損,懶賦情切。太白閑云,新豐舊雨,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送一點秋心,故人天末。江影沈沈,露涼鷗夢闊。
【解析】姚江在浙江東部,源出四明山,經余姚到寧波同鄞江匯合后稱甬江。余姚以下即浙東運河東段。張炎作詞寄與姚江友人陳文卿敘述別情。詞的構思頗為奇特,采取對面著筆方法,上闋不言寄意與友人,卻言得著友人之書信,模擬友人語氣。詞的起筆即說得到友人的信箋。唐代女詩人薛濤在成都百花潭居住,好作小詩,惜紙幅大,不欲長而有剩, 乃命匠人造彩色小箋, 時人名為薛濤箋。 將信箋反復展讀, 異常感動。 友人大致在信中敘說,很久未來載酒相訪了,蒲柳之姿已自先衰,只有對故人一縷相思之情難以折斷。晉時大將軍王敦晚年甚不如意,每值酒后歌詠曹操的詩句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歌詠時以鐵如意擊唾壺為節奏,唾壺被敲缺了。借用這個典故,可想見老友晚年意猶未平的悲憤心理。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篇 《夜雨寄北》 有云:“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揣測友人在書信的末尾還表示其情境,如夜雨巴山,不堪寂寞,而回憶當年西窗夜話的難忘友誼。這全屬虛構,也可能因作者對友人深有了解,大致想象得到友人此時的思念之情。詞的下闋好似在與友人對面談話。他記起自寒冬梅香時節分別之后,因患病之故,懶得作詞賦情。太白閑云,指友人陳文卿,因其自號太白山人。他有如閑云野鶴一樣自由閑散。唐初名臣馬周,年輕時受地方官吏侮辱,在去長安途中投宿新豐,逆旅主人待他比商販還不如,處境甚為狼狽。詩人杜甫在《秋述》 里說:“秋,杜子臥病長安旅次,多雨生魚,青苔及榻,常時車馬之客,舊,雨來,今,雨不來。”后用舊雨比喻老友,新雨比喻新交。“新豐舊雨”借指境況艱難的故人。他曾經與許多杰出的英才交游,而今都斷絕了。“回潮”象征念舊之情,而潮聲似人之嗚咽,自可見悲苦之情。杜甫與李白的交誼很深,安史之亂后,他懷念流放遠方的李白有詩云: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詞人借杜詩之意,表達一點秋心。詞的結尾以自由的鷗鳥象征野云孤飛的陳文卿,到了秋露涼時,江上仍未見到他的蹤影。無論作者擬托友人語意,或是自訴離情,都間接表現了宋亡后遺民生活凄苦艱難的一個側面,而又實為張炎自己落魄境況的寫照。
北宋詞人歐陽修的 《踏莎行》 抒寫離情別緒。詞的上闋寫自己踏上征途的情形,下闋設想閨中之人對征人的思念。南宋詞人劉過的 《沁園春·寄辛承旨》 表述自己因事未赴友人辛棄疾之約,采用了側筆,虛擬他前來赴約而被白居易、林逋和蘇軾等詩人留在西湖了。張炎繼承了前輩詞人的技法,發展為對面著筆。清初詞人顧貞觀的名作 《金縷曲》 二首,以詞代書,寄與流放在寧古塔的友人吳兆騫。其詞也吸收了前人對面著筆的技法,因而如“河梁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特為感人。
上一篇:境界類·渾成為工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構思類·字字依題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