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波詞》之佳者,頗似賀方回。雖不及容若,要在錫鬯、其年之上。
這一條評論王士禎《衍波詞》。王國維對王士禎詩歌的不滿,已經在“未刊稿”第九條作過明確表示,將他與擬古的李攀龍相提并論,批評他的詩歌“華贍”而少“真味”。對“神韻”說的評價,也在“未刊稿”第一四條有所涉及,說“言氣質,言神韻”都是離開了“本”,只是在“末”上用功夫。這雖然是談詞,不是直接針對王士禎詩歌“神韻說”,可是,道理顯然是相通的。將這些聯系起來,他對王士禎文學的總判斷大致已經可以看出,不會很高。
王士禎以詩聞名于世,又以余事遣興填詞,一生作詞百余篇,編為《衍波詞》二卷。他的詩風與詞風既相似,又有不同。所謂相似,是指詩詞二體皆以神韻勝;所謂不同,是指他的詩歌除了神韻悠遠的作品外,還有其他的風調,而他的詞,則幾乎都是同一種風味,變化很少。人稱他以“溫(庭筠)李(商隱)”為宗,李商隱不作詞,此話謂他酌取李商隱語言之美。他的詞清麗雋秀,含蓄有致。北宋詞人賀鑄,詞風多樣,其秾麗幽婉的方面,王士禎詞真堪與之相比。王國維“頗似”之說,自有道理。
王國維評論清朝詞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遇到可能,就要為納蘭性德占一地位;一遇到可能,就要貶抑浙西詞派或常州詞派,納蘭性德和浙西派、常州詞派仿佛是他評清詞的敏感點,時時都會觸及到。他將王士禎、賀鑄的詞互為比擬后,又將王士禎與納蘭性德相比,與朱彝尊、陳維崧相比,得出他不如納蘭性德卻高于朱彝尊、陳維崧的結論。所以,這條詞話雖然直接評論的對象是王士禎,其實王國維也是借此褒納蘭性德,貶朱彝尊、陳維崧,而貶朱彝尊也是貶浙西詞派。
上一篇:唐五代、北宋之詞,所謂“生香真色”.若云間諸公,則彩花耳.《湘真》且然,況其次也者乎.
下一篇:宋尚木《蝶戀花》:“新樣羅衣渾棄卻,猶尋舊日春衫著.”譚復堂《蝶戀花》:“連理枝頭儂與汝,千花百草從渠許.”可謂寄興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