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義激美猴王》解說與賞析
這則小故事見于《西游記》第30至31回,是“四戰黃袍怪”的一段。八戒勸不動悟空而回一路上,他不停地罵悟空,誰知全被悟空派來跟蹤的小猴聽到了。悟空命人趕上八戒,把他又拖了回來。八戒怕挨打,苦苦求饒,只好把途中遇難,唐僧等被妖怪困住的情況告訴了孫悟空。后又思量道:“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隨即編出一大套黃袍怪大罵孫悟空的話。這一激,果真見效,孫悟空立即動身,和豬八戒一起,徑直來到西天路上,弟兄合力,征服了黃袍怪。
這段故事雖然短,但在全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者以精密的思考,安排了取經隊伍內部矛盾激化的情節場面,讓唐僧十分無情地趕走了孫悟空。因此,孫悟空在作品整個人物關系中的地位一時發生了重大變化,處于矛盾中心的地位。孫悟空一旦被趕走,取經隊伍就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和障礙,最終還是要由孫悟空來解決,這樣便不露聲色地提高了孫悟空的地位,強調了他的作用。所以,這里的“請”與前面的“趕”相映生輝,意趣無窮。同時也使故事情節更加曲折跌宕,易于吊起讀者的胃口,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以奇巧之構思和令人嘆服的筆法,寫活了豬八戒,也襯托了孫悟空,收到一箭雙雕之效。先前,豬八戒在唐僧面前挑撥離間,唐僧輕信謊言,不辨真偽,把孫悟空趕走。路遇黃袍怪,唐僧被劫走,沙僧迎戰被擒,白龍馬變形參戰也受重傷。豬八戒呢,沒戰幾個回合,便一頭藏在草科里睡大覺去了。睡醒后找到小龍,聽到妖怪厲害,唐僧、沙僧都被妖怪抓去,他不思奮戰,想到的卻是“把行李等老豬挑去高老莊上,回爐做女婿去”,與其戰不過妖怪就不如趁此散伙,顯然,懶、貪,耍手腕,不堅定等特點,賦予豬八戒形象以鮮活的藝術生命。
白龍馬雖然受傷,意志卻非常堅定,他在孤身奮戰黃袍怪敗陣后,又反對八戒“散伙”的主張,提出要八戒去花果山請大師兄孫行者來,降伏妖怪,護救師父。故事情節看似自然發展,實際上作家已憑借藝術的力量,把豬八戒置于十分被動的境地。開始,他并不愿意去,認為“那猴子與我有些不睦。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兒咒。我也只當耍子,不想那老和尚當真的念起來,就把他趕逐回去。他不知怎樣的惱我。他也決不肯來。倘若言語上略不相對,他那哭喪棒又重,假若不知高低,撈上幾下,我怎的活得成么?”他的擔心中帶有幾份誠實,承認了唐僧念緊箍咒是他“攛掇”的,以自己的語言豐富著自己的性格。小龍勸導八戒說:“他決不打你。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你見了他,且莫說師父有難,只說師父想你哩。把他哄將來,到此處,見這樣個情節,他必然不忿,斷乎要與那妖精比并,管情拿得那妖精,救得師父。”小龍的話情真意切,既贊美了孫悟空,又向豬八戒交待了方法,解除了他的顧慮。小龍的形象令人喜愛,也把孫悟空的形象襯托得更有風采。
豬八戒聽完小龍的話,消除顧慮,決定盡心去請孫悟空。從此開始,他成了這段故事的中心人物。豬八戒一向因好玩弄小聰明而招致被動,受到嘲諷。這次,他把自己的小聰明用到集體的正事上來,顯得難能可貴,使其性格閃出異樣的光彩,十分可愛。豬八戒見到孫悟空,為了達到目的,承受了孫悟空的微帶報復與教訓性的調弄,但更重要的還是施展智慧,爭取主動,使孫悟空轉變態度,重新回到取經隊伍中來。豬八戒的“智”,集中表現在一個“激”字上,美猴王性急、要強、好勝、重名,而且對唐僧心真意誠感情深,只不過剛剛受了一場大委屈,胸中藏著窩囊氣,需要理解和信任的安慰罷了。豬八戒的“激”,正好對上了路子。
豬八戒用“激”,實際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正面激勵,撫摸孫悟空痛苦的傷痕,溫暖他那顆冰涼的心。八戒按照小龍的意向,在悟空問他“不跟唐僧取經去,卻來這里怎的”時,馬上答道:“師父想你,著我來請你的?!边@時,悟空悶氣未消,邊埋怨唐僧,邊表示不肯回去。八戒抓住時機,又一次扯謊說:“委是想你,委是想你!”悟空聽了又問:“他怎的想我來?”孫悟空的態度雖無明顯轉變,但從此問話中可以窺見其思想感情發生變化的端倪。豬八戒聞言,進一步發揮自己說謊的才干,騙悟空說:“師父在馬上正行,叫聲‘徒弟’,我不曾聽見,沙僧又推耳聾;師父就想起你來,說我們不濟,說你還是個聰明伶利之人,常時聲叫聲應,問一答十。因這般想你,專專教我來請你的。萬望你去走走,一則不孤他仰望之心,二來也不負我遠來之意?!卑私涞倪@番話,如良藥治療他痛苦的傷口,開始動情轉變了:“聞言,跳下崖來,用手攙住八戒道:‘賢弟,累你遠來,且和我耍耍兒去’”然而他還不肯明顯表態馬上回去,因為他胸中被激起的感情波濤沒有平靜下來。于是,他帶著八戒觀看山景,品嘗山果,以調節情緒。在八戒再次催行時,他的感情心理并未完全平衡,答道:“我往哪里去? 我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兒,做甚么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罷,但上復唐僧:既趕退了,再莫想我。”這段話,意蘊豐富,多有妙用。首先,我們由此可以看出這時孫悟空的心性氣質,與大鬧天宮時是一致的,那種追求自由的強烈愿望,依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讓八戒上復唐僧的兩句話,實在是最后吐出心中的悶氣和冤情,使對方加深對教訓的記憶,并非死心踏地的不肯回去。再者,于此設置一定的障礙,更利于表現孫悟空善于把握主動權的聰明靈巧,也為故事情節的曲折推進加足了馬力,豬八戒此時盡管很聰明,卻沒識破孫悟空的悶葫蘆,只得快快而歸。
第二階段,豬八戒由扯謊到說實話,繼續采用激將法。他離開花果山三四里路后,回頭指著孫悟空罵道:“這個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 這個猢猻! 我好意來請他,他卻不去! ——你不去便罷!”按一般情況來說,這是豬八戒的“蠢”和“俗”,好罵人,玩弄小動作;作特殊情況來理解,則是他的聰明和心機,因為派人盯梢和變形盯梢是孫悟空慣用的手段,特別是用以對付豬八戒,所以八戒當面說悟空“哥啊,我曉得。你賊頭鼠腦的,一定又變作個甚么東西兒,跟著我聽的”。八戒知道會有人跟著聽,偏偏要罵給他聽,達到“刺激”的目的。孫悟空派人把豬八戒抓回去,再次以審問的形式,探問豬八戒此行的真實原因。八戒開始仍堅持說:“哥哥,沒甚難處,實是想你”,悟空發火說:“這個好打的夯貨! 怎么還要省囂?我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該災。你趁早兒告訴我,免打!”悟空終于吐露真情。打開了心靈的門窗,八戒遂將黑松林遇難的實情告訴了孫悟空,并有意復述小龍的話:“‘師兄是個有仁有義的君子。君子不念舊惡,一定肯來救師父一難?!f望哥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情,千萬救他一救!”這幾句話多次變化出現,最終撥動孫悟空感情的琴弦,鳴起心靈的回音。豬八戒就要成功了。
第三階段是豬八戒繼續扯謊,激發孫悟空對妖怪的仇恨,促使他盡快回歸取經隊伍。孫悟空聽說黑松林師父遇難的情況后,埋怨八戒說:“你這個呆子! 我臨別時,曾叮嚀又叮嚀,說道‘若有妖魔捕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怎么卻不說我?”八戒聞言,思量道:“請將不如激將,等我激他一激。”于是順勢編出妖怪罵孫悟空的一通話:“是個甚么孫行者,我可怕他!他若來,我剝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 ——饒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炸著油烹!”豬八戒的“激”,至此達到頂點,也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只見孫悟空跳得丈八高,嚷道:“這妖怪無禮,他敢背前面后罵我! 我這去,把他拿住,碎尸萬段,以報罵我之仇!”又對群猴說:“我保唐僧的這樁事,天上地下,都曉得孫悟空是唐僧的徒弟……待我還去保唐僧,取經回東土,功成之后,仍回來與你們共樂天真?!边@是他的決心和誓言,反映出他要強、好勝、重名、心忠意誠等性格特點。他和八戒攜手駕云過了東洋大海,又下海把身子洗得干干凈凈的。八戒不解“凈身”之意,悟空說:“我自從回來,這幾日身上弄得有些妖精氣了。師父是個愛干凈的人,恐怕嫌我?!蔽蚩账鶠椋埂鞍私溆诖耸甲R得行者是片真心……?!边@個情節,使人更加清楚地看到孫悟空高尚的品質,美好的心靈。
豬八戒義激美猴王,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雖然說了不少謊,但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集體和正義; 特別他在此行中表現出來的激將藝術,為其形象增添了異樣的光輝。
上一篇:《三國演義·三顧草廬》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石點頭·乞丐婦重配鸞儔》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