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
明昌遠堂李仕弘刊本《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正文書影
明昌遠堂李仕弘刊本《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牌記書影
明代白話長篇神魔小說。一名《華光天王南游志傳》,又名《華光天王傳》、《南游記》、《南游志傳》、《南游華光傳》。四卷十八回。題“三臺館山人仰止余象斗編,書林昌遠堂仕弘李氏梓”。余象斗,又名世騰、象鳥,字仰止、文臺、子高、元素,號仰止子、三臺山人、三臺館主人,福建建陽人。成書于明萬歷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昌遠堂李仕弘刊本,藏英國倫敦博物館;清嘉慶十六年(1811)《四游記》合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道光十年(1830)《四游記》合刊本,藏國家圖書館;清小蓬萊仙館《四游記》合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昌遠堂李仕弘刊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游記》排印坊刊本。
靈鷲山后有一洞,洞主獨火大王,這日去靈山聽如來講經。因不滿齋筵而與如來弟子爭執,被如來法堂前油燈修煉而成的妙吉祥放出三昧真火燒死。妙吉祥因觸犯佛規,帶著如來所賜“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風,風中無影;四通水,水中無礙;五通火,火里自在——的神能和可見三界的天眼,罰入馬耳山馬耳家投生,取名三眼靈光。
靈光未生時,其父死于與龍王的戰斗中。靈光生后,人小志大。殺死又來挑釁的龍王,報了父仇。后游靈虛殿,盜走金槍,放走火蛛精,被紫微大帝困死九曲珠內。飄蕩無依的靈光之魂,被妙樂天尊送至斗梓宮炎玄大王處投生,名叫三眼靈耀。
靈耀長成后,即拜妙樂天尊為師,授十八般武藝,變化無窮。得師父金刀,煉成三角金磚寶藏。其時,中界風之精、火之精在飛簾洞中作怪。玉帝就命神通廣大的靈耀下去,收伏了風、火兩怪,并得風、火兩輪法寶,得勝回朝,被封為火部兵馬大元帥。玉帝因下界獻了一支三界皆聞香味的瓊花,舉行“瓊花會”。靈耀不滿宴主金槍太子作為,大鬧“瓊花會”,被玉帝削職,又受欺壓。終于反出天宮,走下中界,自號為華光天王,拜朝真山洪玉寺火炎王光佛為師。后隨師父上天曹,看望父母,并潛入天門,行刺太子。打破梭婆鏡,放走金睛百眼鬼、吉芝陀圣母。被天兵天將圍捉,大敗而走。被北方玄天上帝收服,指示華光南下,火燒了南天寶得關。入中界,在綠水芙蓉洞,收千里眼、順風耳聰明二大王;在千田國顯靈,收火漂將。后巡游天下,來到師父面前。聞玉帝招兵買馬捉拿自己,聽師言,投胎南京蕭長者家躲難,恰投在女妖吉芝陀圣母所變的假范氏腹中(蕭原妻范氏已被其吃掉)。生下華光后,吉芝陀吃人本性不改,被龍瑞王捉上云端,打入酆都。
華光出外尋母。為打聽母親下落,假太乙救苦天尊講經說法,以問消息。哪知卻被上天疑為必有反亂之心,又派天兵天將捉拿華光,但屢戰屢敗。后如來說明:華光下中界、收五鬼、除民害,有功于天,并無反意。因此玉帝讓華光官復前職,權坐中界,永受香火。華光因母不知去向,就找龍瑞王要人、和觀音佛母斗法、占清涼山,逼得文殊、普賢上天曹告狀。玉帝派哪吒帶兵出戰,互有勝負,后被辟瘟使者騙去金磚。華光無奈之下,也騙得鳳凰山玉環圣母金塔。在與圣母之女鐵扇公主戰斗中,由相識而結成良緣。不久別妻,再次尋母。途中,鬧蜻蜓觀,收降落石大仙;鬧東岳廟,鬧陰世……后得師父火炎王光佛指示,得知生母被龍瑞王押在酆都受苦,日間銅棒三十下,夜間鐵棒不離身。于是,華光變天使,變天尊,三下酆都,中界任其馳騁,下界為之所亂,終于將母親——吉芝陀圣母救了出來。
哪知,圣母本性不改,仍要吃人。華光聞吃了王母娘娘金岳園中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子、三千年成熟的仙桃,就不想吃人,就變作齊天大圣,來到金岳園偷取仙桃。給母親吃桃后,果然不再吃人,心中十分高興。但華光此舉卻使大圣蒙冤,受到玉帝責問。大圣有口難辯。眾臣保奏,限一月查出下落,否則就要送去西天,與如來問罪。大圣到南海觀音佛母處詢問,方知是“鬧三界”的華光假冒偷桃。大圣知后大怒,回花果山,點起父子兵,殺到華光住地離婁山,喊戰連天。交戰中,華光被大圣之女月孛星拷動骷髏頭,即頭痛眼昏,敗回山洞,二日之內將自死。
華光師父知華光與齊天大圣大戰,必落月孛星之手。特出面向大圣說明緣由,擔當一切責任。化干戈為玉帛,使大圣與華光結為兄弟。華光也得玉帝赦免。于是吩咐手下人等,看守院廟田產,遍游天下。逢災救災,遇難救難。
卻說靈山世尊,見華光母親救出、功成圓滿,仍不肯皈依佛道,只管在中界游蕩。于是叫弟子變作凡人,去做砍手變龍、砍腳變獅的神仙把戲,哄他學法,騙他上山。華光果然中計,來到如來面前,無法再反,情愿皈依佛道。如來指明前因后果。玉帝加封華光為玉封佛中上善五顯靈官大帝,永鎮中界,萬民求男生男,求女生女;買賣一本十利;讀書者金榜題名。感顯應驗,永受祭享。
上一篇:《五鳳吟》介紹|賞析
下一篇:《五美緣》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