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詩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王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中唐著名詩人。曾出任陜州司馬,故后世稱王司馬。其《自傷》詩說:“四授官資元七品,再經婚娶尚單身。”又說:“獨自在家常似客,黃昏哭向野田春。”可見他一生潦倒困窘。王建擅長七言樂府詩,題材、風格與張籍相似,世稱“張王樂府”,成就很高,對后世影響也很大。其中許多詩篇揭露了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苦難,如《當窗織》:“貧家女為富家織。”《水夫謠》:“苦者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田家行》:“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后人評價這些現實主義作品說:“張籍、王建樂府皆杰出。”(宋·許覬《彥周詩話》)“張王樂府,委折深婉,曲道人情,李青蓮后之變體也。”(清·沈德潛《重訂唐詩別裁集序》)王建早年作《宮詞》七絕百首,《唐王建宮詞舊跋》云:“宮詞凡百絕,天下傳播,效此體者雖有數家,而建為之祖耳。”(《詩人玉屑》)王建的近體詩,“于征戌遷謫、行旅離別、幽居官況之作,俱能感動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唐才子傳》)
現存王建詩集,以南宋陳解元書棚本《王建詩集》10卷為最早,1959年中華書局以此為底本并參校他本,補入遺詩92首,是王建最完備的本子;但對所補遺詩未予詳考精審,多有他人之作羼入。《全唐詩》編其詩為6卷。另有徐澄宇注《張王樂府》,1957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玉劍尊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王昌齡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