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全傳
清芥子園刊本《飛龍全傳》
目錄書影
清芥子園刊本《飛龍全傳》
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一名《飛龍傳》。六十回。題“東隅逸士編”。東隅逸士即吳璿,字衡章,清雍正、乾隆間人。成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崇德書院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世德堂藏板本,藏英國倫敦博物院;清東皋書屋藏板本,藏人民文學出版社;清同治九年(1870)翠隱山房刊本;清光緒十八年(1892)上海書局石印本。1982年寶文堂書店“傳統戲曲、曲藝研究參考資料叢書”排印本,198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小說史料叢書”排印東皋書屋藏板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芥子園刊本。
殿前都指揮趙弘殷之子趙匡胤,生得容貌俊偉,生性豪俠,與張光遠、羅彥威結成生死之交,每日在汴梁城中惹事生非,喜打抱不平。相士苗訓奉陳摶老祖之命,遍游天下,尋訪真主,偶遇趙匡胤,言其不數年間,管取身登九五之尊。趙匡胤斥其捏造妖言,誣民惑眾,逞氣將相館打得粉碎。苗訓本為有心之人,不唯不怒,且主動為之奔走天下,尋覓輔弼。
趙匡胤斥退苗訓后,與張、羅二人游春來到城隍廟,騎上泥馬,戲稱能驅馬行走者,便是真命天子,不料匡胤一騎,即有四個小鬼扛抬馬腳,飛騰而去,轟動全城。五城兵馬司以“怪異惑眾”的罪名參奏,趙弘殷罰俸一載,趙匡胤充軍三年,發配大名府。大名府竇總兵與趙家有舊,對趙匡胤分外款洽,趙匡胤仍然日日招災惹禍,任意橫行。因游行院,名妓韓素梅頗獻殷勤,當地惡棍韓通與之爭風,趙匡胤得神明相助,將其痛打一頓,逐出大名府。
三年限滿,回到汴梁,張光遠、羅彥威為其他接風,三人帶酒闖入玩花樓。趙匡胤假扮天子,擅坐龍椅,大鬧勾欄院,打傷了女樂。趙弘殷進諫受責,趙匡胤一怒之下,連夜將十八女樂殺死,遂瞞了父母,潛逃往關西母舅處避難。
路過昆明山,收服了苗訓薦來的草寇董龍、董虎,搭救了難女張桂英,招贅于張家莊。又與推車販傘客商柴榮結為兄弟。張桂英無嬪妃之福,暴疾身亡,趙匡胤與柴榮離張家莊,桂英之父以神煞棍棒相贈。過銷金橋,惡霸坐地虎董達設卡強征私稅,趙匡胤勸柴榮拒交,將其痛打。董達將匡胤誘入埋伏,恰被鄭恩救出。鄭恩貌丑心粗,力大無窮,自幼家貧,賣油為生,他得苗訓通知,趕來相救。 黃土坡前,趙匡胤與柴榮、鄭恩再結芝蘭。 三人投宿獨龍莊,不料正是董達巢穴,只得倉皇出逃,董達率眾追趕,反被鄭恩打死。 董達之妹董美英擅使妖術,幸賴鄭恩天賦“雌雄眼”能辨識妖怪,又得神煞棍棒之威靈,終將董美英打死。
趙匡胤本欲與柴榮、鄭恩同往木鈴關發賣雨傘,忽見關口張榜告示,畫影圖形,緝拿自己,只好與二人分袂揖別,只身往首陽山投親。柴榮、鄭恩二人過木鈴關賣傘,因性格不協,加之銀兩花光,屢生齟齬,兄弟反目。鄭恩遂往首陽山去尋訪趙匡胤,途中過孟家莊,得知有“白吃大王”吃童男童女,便奮勇將妖怪打死,得鄉民供奉。柴榮則去投奔姑丈郭威。
趙匡胤首陽山投親不遇,便隨一班鹽商繞過木鈴關城隘,由小路往關西,尋找柴、鄭二人。在枯井鋪神鬼天齊廟投宿,見五個魑魅惡鬼賭博,不禁手癢,也當場隨喜起來,誰知中了圈套,一輸再輸,又恐弱了江湖走闖之名,便大耍賴皮,因而得病。幸被華山陳摶老祖救治,始得痊愈。一日在希夷洞漫游,見陳摶與仙翁對弈,多嘴指點,遂與陳摶角勝,三戰三北,一時耍賴,卻被仙翁奚落,遂胡亂寫下賣契,哄說將華山賣與陳摶,以為脫身之計。在神丹觀,見趙京娘被強盜張廣兒、周進擄來,鎖禁觀中,遂打開鎖禁,認作義妹,跋涉千里,步行送京娘還鄉。張廣兒、周進強行劫奪,盡被趙匡胤打死。二人一路之上,禮義相待。抵家之后,京娘感激之余,欲以身許之,被趙匡胤嚴詞拒絕,京娘為表清白,自縊而死。趙匡胤歸途中又降妖除怪,連誅賊寇,落腳于興龍寺中。
郭威為外鎮元帥,因相師苗訓言其有皇帝之分,便招軍買馬,暗圖大事。柴榮窮途乞市,終于找到郭威,被認為義子。
趙匡胤離寺西行,過千家店,在御桃園偷吃桃子,誤打舅母褚氏;過王家店,為奪肉誤打了舅父抹谷大王杜二公。趙匡胤遂勸其保善鋤強,替天行道,杜二公納諫歸正,山寨乃將號令改換一新,過往客商,秋毫無犯。趙匡胤過興隆莊,與鄭恩重逢,結伴西行,于路除去了琵琶怪、狐貍精。平陽鎮二遇韓通,見其霸占民宅,科斂百姓,再次將其痛打,逐至郭威麾下為將。
郭威興兵滅漢,建號稱帝,是為周太祖,封柴榮為晉王。趙匡胤與鄭恩前去投軍,因博魚游戲,得遇失散多年的韓素梅,夫妻重逢。其時韓通已為百鈴關鎮邊元帥,依恃官勢,不改初心,趙匡胤三打韓通,以義服之。鄭恩、張光遠、羅彥威、趙匡義與柴榮眾人,龍虎聚義,得苗訓之薦,又與趙普相識。后城中水災,趙匡胤為解水厄,一箭射中烏龍左眼,無意中傷了周太祖的元神。柴榮與趙匡胤保護柴娘娘進京,鄭恩問路受人欺,又因偷瓜,被陶三春揮拳制服,后由趙匡胤做媒,兩人結為秦晉。抵京之后,周太祖欲斬趙匡胤,幸得柴榮、王樸力諫,令其帶罪征討不肯臣服的潼關總兵高行周,卻又只撥給三千兵馬。路經太行山,得杜二公挈眾歸順,兵勢大振。高行周夜觀天象,知天命有歸,白虎當頭,喪門臨位,乃自刎報國,趙匡胤不戰班師。
周太祖身染重病,其原神烏龍在戲龍樓兩次遭趙匡胤毒打,遂崩。柴榮繼位,是為周世宗。北漢劉崇興兵犯周,世宗親征。趙匡胤遇楊業,身陷泥濘之中,楊業提起金刀欲劈,匡胤頂上忽現真龍,抓住金刀,赤兔馬縱出澤中。大軍班師,封趙匡胤為南宋王,鄭恩為汝南王。周世宗兵伐西蜀,蜀主求救于南唐,世宗乃封趙匡胤為元帥,御駕親征,三征南唐,所向披靡,壽州、滁州、揚州、泰州等十四州六十縣,盡入周土,南唐主不得已,只好納貢稱臣。趙匡胤因功,封殿前都點檢。
周世宗沉湎酒色,一病不起。及柴榮晏駕,恭帝即位,北漢劉鈞勾結契丹入侵,周太后命趙匡胤掛帥率師出征。大軍行至陳橋驛,高懷德等人奉趙匡胤為主,翌日四鼓,將黃袍加于趙匡胤身上,乃回師汴梁,廢黜恭帝,建立大宋。韓通措手不及,全家被殺。趙普、鄭恩、張光遠等俱以從龍之功,大得封賞。
上一篇:《飛英聲》介紹|賞析
下一篇:《香飲樓賓談》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