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散文欣賞辭典·寄小讀者(十)
《寄小讀者(十)》:親愛的小朋友:
我常喜歡挨坐在母親的旁邊,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說我幼年的事。
母親凝想的,含笑的,低低的說:
“不過有三個月罷了,偏已是這般多病。聽見端藥杯的人的腳步聲,已知道驚怕啼哭。許多人圍在床前,乞憐的眼光,不望著別人,只向著我,似乎已經從人群里認識了你的母親!”
這時眼淚已濕了我們兩個人的眼角!
“你的彌月到了,穿著舅母送的水紅綢子的衣服,戴著青緞沿邊的大紅帽子,抱出到廳堂前。因看你豐滿紅潤的面龐,使我在姊妹妯娌群中,起了驕傲。
只有七個月,我們都在海舟上,我抱你站在欄旁。海波聲中,你已會呼喚‘媽媽’和‘姊姊’。”
對于這件事,父親和母親還不時的起爭論。父親說世上沒有七個月會說話的孩子。母親堅執說是的。在我們家庭歷史中,這事至今是件疑案。
“濃睡之中猛然聽得丐婦求乞的聲音,以為母親已被她們帶走了。冷汗被面的驚坐起來,臉和唇都青了,嗚咽不能成聲。我從后屋連忙進來,珍重的攬住。經過了無數的解釋和安慰。自此后,便是睡著,我也不敢輕易的離開你的床前。”
這一節,我仿佛記得,我聽時寫時都重新起了嗚咽!
“有一次你病得重極了。地上鋪著席子,我抱著你在上面膝行。正是暑月,你父親又不在家。你斷斷續續說的幾句話,都不是三歲的孩子所能夠說的。因著你奇異的智慧,增加了我無名的恐怖。我打電報給你父親,說我身體和靈魂上都已不能再支持。忽然一陣大風雨,深憂的我,重病的你,和你疲乏的乳母,都沉沉的睡了一大覺。這一番風雨,把你又從死神的懷抱里,接了過來。”
我不信我智慧,我又信我智慧: 母親以智慧的眼光,看萬物都是智慧的,何況她的唯一摯愛的女兒?
“頭發又短,又沒有一刻肯安靜。早晨這左右兩條小辮子,總是梳不起來。沒有法子,父親就來幫忙,‘站好了,站好了,要照相了!’ 父親拿著照相匣子,假作照著。又短又粗的兩條小辮子,好容易天天這樣的將就的編好了。”
我奇怪我竟不懂得向父親索要我每天照的相片!
“陳媽的女兒寶姐,是你的朋友。她來了,我就關你們兩個人在屋里,我自己睡午覺。等我醒來,一切的玩具,小人小馬,都當做船,飄浮在臉盆的水里,地上已是水汪汪的。”
寶姐是我一個神秘的朋友,我自始至終不記得,不認識她。然而從母親口里,我深深的愛了她。
“已經三歲了,或者快四歲了。父親帶你到他的兵艦上去,大家匆匆的替你換上衣服。你自己不知什么時候,把一只小木鹿,放在小靴子里。到船上只要父親抱著,自己一步也不肯走。放到地上走時,只是一跛一跛的。大家奇怪了。脫下靴子,發現了小木鹿。父親和他的許多朋友都笑了。——傻孩子! 你怎么不會說?”
母親笑了,我也伏在她的膝上羞愧的笑了。——回想起來,她的質問,和我的羞愧,都是一點理由沒有的。十幾年前事,提起當面前來說,真是無謂。然而那時我們中間彌漫了癡和愛!
“你最怕我凝神,我至今不知是什么緣故。每逢我凝望窗外,或是稍微的呆了一呆,你就過來呼喚我,搖撼我,說‘媽媽,你的眼睛怎么不動了?’ 我有時喜歡你來抱住我,便故意的凝神不動。”
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緣故。也許母親凝神,多是憂愁的時候,我要擾亂她的思路,也未可知。無論如何,這是個隱謎!
“然而你自己卻也喜凝神,天天吃著飯,呆呆的望著壁上的字畫,桌上的鐘和花瓶。一碗飯數米粒似的,吃了好幾點鐘。我急了,便把一切都挪移開。”
這件事我記得,而且很清楚,因為獨坐沉思的脾氣至今不改。
當她說這些事的時候,我總是臉上堆著笑,眼里滿了淚。聽完了用她的衣襟來印我的眼角,靜靜的伏在她的膝上。這時宇宙已經沒有了,只母親和我。最后我也沒有了,只有母親,因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
這是如何可驚喜的事,從母親口中,逐漸的發現了,完成了,我自己! 她從最初已知道我,認識我,喜愛我。在我不知道不承認世界上有個我的時候,她已愛了我了。我從三歲上,才慢慢的在宇宙中尋到了自己,愛了自己,認識了自己; 然而我所知道的自己,不過是母親意念中的我的百分之一,千萬分之一。
小朋友! 當你尋見了世界上有一個人,認識你,知道你,愛你,都千百倍的勝過你自己的時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淚,不死心塌地的愛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愛你?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親面前,仰著臉問:“媽媽,你到底為什么愛我?” 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頰,抵住我的前額,溫柔的,不遲疑的說:“不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兒!”
小朋友! 我不信世界上還有人能說這句話! “不為什么”這四個字,從她口里說出來,何等剛決,何等無回旋! 她愛我,不是因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間的一切虛偽的稱呼和名字!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兒。總之,她的愛,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層層的麾開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來愛我的自身!
假使我走至幕后,將我二十年的歷史和一切都更變了,再走出到她面前,世界上縱沒有一個人認識我,只要我仍是她的女兒,她就仍用她堅強無盡的愛來包圍我。她愛我的肉體,她愛我的靈魂,她愛我前后左右,過去,將來,現在的一切!
天上的星辰,驟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響。海波如山一般的洶涌,一切樓屋都在地上旋轉,天如同一張藍紙卷了起來。樹葉子滿空飛舞,鳥兒歸巢,走獸躲到它的洞穴。萬象紛亂中,只要我能尋到她,投到她的懷里……天地一切都信她! 她對于我的愛,不因著萬物毀滅而變更!
她的愛不但包圍我,而且普遍的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著愛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更愛了天下的母親。小朋友! 告訴你一句小孩子以為是極淺顯,而大人們以為是極高深的話:“世界便是這樣的建造起來的!”
世界上沒有兩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頭上的兩根絲發,也不能一般長短。然而——請小朋友們和我同聲贊美!——只有普天下的母親的愛,或隱或顯,或出或沒;不論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靈的度量衡來推測:我的母親對于我,你的母親對于你,她的和他的母親對于她和他;她們的愛是一般的長闊高深,分毫都不差減。小朋友! 我敢說,也敢信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敢來駁我這句話。當我發覺了這神圣的秘密的時候,我竟歡喜感動得伏案痛哭!
我的心潮,沸涌到最高度,我知道于我的病體是不相宜的,而且我更知道我所寫的都不出乎你們的智慧范圍之外。——窗外正是下著緊一陣慢一陣的秋雨。玫瑰花的香氣,也正無聲的贊美她們的“自然母親”的愛!
我現在不在母親的身畔,——但我知道她的愛沒有一刻離開我,她自己也如此說!——暫時無從再打聽關于我的幼年的消息。然而我會寫信給我的母親,我說:“親愛的母親,請你將我所不知道的關于我的事,隨時記下寄來給我。我現在正是考古家一般的,要從深知我的你口中,研究我神秘的自己。”
被上帝祝福的小朋友! 你們正在母親的懷里。——小朋友!我教給你,你看完了這一封信,放下報紙,就快快跑去找你的母親——若是她出去了,就去坐在門檻上,靜靜的等她回來——不論在屋里或是院中,把她尋見了,你便上去攀住她,左右親她的臉,你說:“母親! 若是你有工夫,請你將我小時候的事情,說給我聽!”等她坐下了,你便坐在她的膝上,倚在她的胸前。你聽得見她心脈和緩的跳動。你仰著臉,會有無數關于你的,你所不知道的美妙的故事,從她口里天樂一般的唱將出來!
然后,——小朋友! 我愿你告訴我,她對你所說的都是什么事。
我現在正病著。沒有母親坐在旁邊,小朋友一定憐念我,然而我有說不盡的感謝! 造物者將我交付給我母親的時候,竟賦予了我以記憶的心才; 現在又從忙碌的課程中替我勻出七日夜來,回想母親的愛。我病中光陰,因著這回想,寸寸都是甜蜜的。
小朋友,再談罷,致我的愛與你們的母親!
12.5晨,1923,圣卜生療養院,威爾斯利。
(原載1924年4月10日《晨報》附刊)
【賞析】
“母愛”確實是神圣的。但是將母愛看得“神圣無邊”并且在著作中表述要“盡我在世的光陰,來謳歌這神圣無邊的愛”,這在中國文壇上要數著名作家冰心。本篇散文《寄小讀者》(十)便以她細致委婉、自然流利的筆調,寫出了她為什么要全力謳歌母愛的情由。她說,母親“對于我的愛,不因著事物毀滅而變更”,“她的愛不但包圍我,而且普遍的包圍著一切愛我的人。而且因著愛我,她也愛了天下的兒女,她更愛了天下的母親”,“世界便是這樣的建造起來的。”這也就是本篇散文的“文眼”。
虔誠地贊頌“母愛”,并不是排列空泛的贊美詞語,而是以純真的情感,將母親對兒女的愛撫和眷眷之心,點點滴滴的故事一一加以陳述,讓讀者與作者共鳴,共同體味母愛的至誠至善。這是本文的藝術描寫的總體特色。作品的開端記述了作者曾央求她母親述說幼年的往事: 這里有母親為女兒的病朝夕擔憂的心情;有母親第一次聽到女兒呼喚“媽媽”的驕傲; 有喜悅,也有眼淚……在母女之間始終是“彌漫了癡和愛”。這些看來都是瑣碎的小事,但它們卻都是世上最有意義的、最珍貴的事,正如作者說的“這是如何可驚可喜的事,從母親的口中,逐漸的發現了,完成了,我自己! 她從最初已知道我,認識我,喜愛我。在我不知道不承認世界上有個我的時候,她已愛了我了。”接著作者寫出幼年的“我”曾“仰著臉問:‘媽媽,你到底為什么愛我?’”而母親的回答則是溫柔而又不遲疑的說“不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兒!”這母女間的一問一答,便把母愛的內涵升華到極至,作者在這里很自然發出無限的感慨:“她愛我,不是因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間的一切虛偽的稱呼和名字! 她的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她的愛,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層層的麾開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來愛我的自身!”一筆千鈞,把母愛推崇至最高位,母愛不僅是摯著的,而且是純凈的。這一段作者寫來似乎是漫不經心,卻擲地作金石聲,且富有哲理意味。
散文是最佳抒情文體,是最能讓作者盡情抒發內心熾熱情感的。本篇散文的后半篇,作者基于以上對母愛的細膩描述,便作了任情的抒發。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連用五個自然段熱情地贊頌母愛的純真和偉大,猶如一首贊美詩,讀來令人陶醉。在這里我們感知母愛不僅使她得到心靈的安慰,而且是她生活的基礎,母愛令人陶醉,也使人感激涕零。作者筆下的母親對兒女的愛是值得崇敬的,是偉大高尚的。因為“她愛我的肉體,她愛我的靈魂,她愛我前后左右,過去,將來,現在的一切!”母親“她對于我的愛,不因萬物毀滅而變更!”而且母愛是普遍的,“她們的愛是一般的長闊高深,分毫都不減”。所以,作者要小朋友們同聲贊美這偉大的母愛。文章的最后,作者要求小朋友跟她一樣去倚在母親的胸前央求自己的母親去說出幼年的往事,讓小讀者們也去體味母愛的甜蜜。
本篇散文是以通訊的形式,來表達作者對母愛的贊美的情感的。委婉細膩是它的藝術風格,這也是冰心散文創作的普遍風格。但這篇對母愛的情感流露和抒發,與對往事的回憶描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顯得十分自然、親切,細致入微,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似乎我們也與作者一樣在神圣母愛的花團錦簇中徜徉,一樣在享受母愛的溫暖。
(顧嘉熾)
上一篇:現代散文欣賞·家鄉食品
下一篇:現代散文欣賞·山鄉的渡船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