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檐走壁者》
【本書體例】
澗鶴著。1萬5千字。廣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記者小黃到湘、桂交界的桂北越城嶺山區采訪。小黃常以澗鶴的筆名發表文章。早起練功時,小黃發現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運氣揮拳,朝十步外的松枝發功,碗口粗的松枝,竟被他發出的氣勁推斷了。更令人驚嘆的是,老人一縱身就躍上兩丈高的松頂隱身,擲出兩顆松果封了小黃的穴道。小黃向老者請教,才知道,是他舅公“綿里針”的至交飛天鷹。飛天鷹以少林硬功而稱雄于世,也學得飛檐走壁和點穴兩手絕世武功。
飛天鷹一躍兩丈高,他的功力還沒有完全達到最高境界。當年,他的大師兄輕功最深厚,最高能躍三、四丈以上,攜帶六十斤的油罐,飛身躍上兩丈高的房梁,輕松自如。大師兄馬振山學藝而不良,被師傅寂昌大師發現后,反勾結袁世凱圍殺本門。寂昌大師把飛檐走壁輕功秘譜交給飛天鷹。他殺出重圍,逃了出來。到處尋找馬振山。飛天鷹、馬振山兩人交手,馬振山技高一籌,“綿里針”正從此地經過,替飛天鷹解了圍。兩人結拜成兄弟,一起行義江湖。由于飛天鷹打死一日本武士,為了躲避追查,他隱居世外,綿里針幾番挫折后參加革命隊伍。
飛天鷹輕功沒有得到師傅專門指導,雖然潛心研究多年,也沒有達到極高境界。他也曾跟綿里針學過壁虎游墻的輕功。
今日,遇到小黃,看他武德好,人又聰明,想把這些絕技傳授與他,也為了中華武術的精華不至于滅絕。
《飛檐走壁者》以真人真事為線索,描寫幾種令人驚嘆折服的絕世輕功,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由行而隱,由隱而出。
最令人嘖舌的,就是飛檐走壁、橫排八步壁虎游墻功。
過去,在民間經常流傳著,一些能人,能夠飛檐走壁,幾丈高的墻,不用任何借助物就能飛步而上。作為民間故事,人們聽得興趣盎然,連連嘖舌。可是,要說真有其人,那么可就會有一大批人搖頭竊笑:此乃虛言罷了。
當然,世紀已發展到二十世紀末,世界跳高的紀錄也只有二米四十。飛天鷹一跳兩丈高,有五、六米呢!那壁虎游墻功呢?人不但可以象壁虎般地四肢貼于墻上,還能任意游動。這在八十年代,它還屬于幻想階段。人們幻想著以仿生應用學,研制一種帶有吸盤的工具,人就能在直立的高墻上自由行走。
澗鶴在《飛檐走壁者》中,用真實的人和事,實現了人們的幻想,也令人相信世上真的有人能夠飛檐走壁。
飛天鷹一縱,飛上兩丈的松樹,飛身落地,竟毫無聲響。行走在坑坑洼洼,一窩水、一窩泥的山路上,健步如飛,鞋襪并無半點污痕。他和對方交手,一個旱地拔蔥,騰空飛旋,直上青云,不見了身影。沒有誰能猜出,他此時正腳朝上,頭朝下,倒立在對手的肩上,對方也沒有察覺,奇神哉!
橫排八步壁虎游墻更是神妙,練成這些功夫真比登天還難。它們畢竟不是電影中的特技,不是小說中的描繪,而是實實在在的。
《飛檐走壁者》是紀實性的作品,由此看來,文學作品中的蜻蜓點水功并非妄言,踏雪無痕也并非神話。
輕功極高的人,功力已極深,在雪地上可以行如飛云,不留足跡,也可以憑水中幾點荷萍點水而過,足無濕痕,還可以憑一口真氣,在樹之巔,山之險,竄蹦跳躍,來去無影。
這些輕功,要練成可要付出極大努力,要在身上加砝碼,然后去掉砝碼。要靠太極提放術輔助練習。
中華武術神奇、玄妙,高深莫測,過去認為,只不過是把武術神話了。實際上,這些絕技,隱于山村、不傳于世,這就更顯出神秘。
提起《西游記》中西天取經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一個斤斗云能翻出十萬八千里,一躍于云端,他大概就是一個被神話了的飛檐走壁者。
我們在這部小說中,是以領略到中華武術的某些出神入化之處。
上一篇:《飛天鷹出山》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飛狐外傳》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