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狐外傳》
【本書體例】
金庸著。20章,50萬字。香港明河社1975年4月版。
小說敘述遼東大俠胡一刀之子胡斐在其義仆平阿四的照應之下,練成祖傳的胡家刀法之后,成長為一位武藝高強、機變靈活而又意志堅定的年輕俠士。攜刀游俠江湖,專管人間不平之事,為了素不相識的佛山鎮平民鐘阿四一家四口,與佛山鎮惡霸“天南一霸”五虎門掌門人鳳天南結下仇怨,立誓為鐘阿四一家報仇。第一次因經驗不足、心慈手軟,非但沒有能殺了鳳天南,相反賠上了鐘家另外三人的性命,后幾次萬里追蹤本可殺了鳳天南,但被女俠袁紫衣所阻,至最后,在清廷紅人福康安大帥組織的“天下掌門人大會”上才讓袁紫衣報了血仇,從而借機了結了鐘阿四一家的仇怨,——原來袁紫衣之母袁銀姑,乃是佛山銀鄉下的一個漁姑,因生得美貌,人稱黑牡丹,被鳳天南所強奸,生下袁紫衣,算來鳳天南是袁紫衣之父,但卻又是她的母親仇人,所以袁紫衣要救鳳天南三次,以全父女之孝義。然后再殺鳳天南,為母報仇。
胡斐在江湖上碰到袁紫衣。為其美貌英姿所吸引,兩心相悅。為了破壞福康安的“天下掌門人大會”的陰謀,袁紫衣與胡斐一路攪局搶奪各派掌門人。年輕男女風光萬里,兒女之情溢于言表。后胡斐又遇藥王門先師無嗔大師的幼徒高足程靈素,程對胡亦是一往情深,但胡對袁紫衣已是以心相許,只得與程結為兄妹,最后程靈素終于為救胡斐而死,使胡斐感傷不已。而袁紫衣則在救了胡斐一次之后,格于師訓與誓言——袁紫衣原來已是削發為尼、芒鞋“緇衣”,立誓永伴青燈古佛——飄然遠隱,更使胡斐傷心欲絕。
本書的另一條線索是胡斐尋訪殺父仇人苗人鳳并欲在問清情由之后為父報仇。其實苗人鳳誤傷胡一刀,已是悔恨終身,因為當年一番打斗,早已心心相印,成為生平第一至交。況且誤傷本身并不至死,兵刃上的毒藥乃田歸農所敷,算來害死胡一刀的真正的兇手乃是田歸農而非苗人鳳。然而這一切胡斐并不知情。而苗人鳳則因誤傷胡一刀而悔恨不已,自己承認是罪魁禍首,不欲多言,所以此中情由已是難以被胡斐知曉。幸而胡斐在與苗人鳳的短暫的相聚中,經歷幾番大波折,見苗人鳳對傷害他的仇人走卒也不愿殺戳,豪俠氣度、英雄胸襟大異常人,為胡斐所感佩。胡斐為救治苗人鳳被毒瞎的雙眼,前往洞庭湖畔的藥王門求醫九死一生卻自是心甘情愿。幸得程靈素之助。治好了苗人鳳的雙眼,但胡斐與苗人鳳已是結下了忘年之交,雖不明當年父死的具體情況,胡斐已經不能對苗人鳳貿然下手,只得滿懷極其復雜的心情,離開了苗人鳳……。
除以上幾條線索處,小說中還穿插了清廷大帥福康安主持召集“天下掌門人大會”的這樣一條線索。有識之士都能明白,這其實是清廷的一項陰謀,一方面是想收買江湖各路英雄好漢,使之為清廷拼死效力;而更主要的一方面則是挑起武林各門派之間的無窮無盡的爭端以便讓清廷勢力將之各個擊破。果然在“天下掌門人大會上,”端出了玉杯、金杯、銀杯三等級,讓各派掌門人為了虛榮虛名而以性命相搏。從而結下不可化解之仇恨。幸而有幾位無名的英雄“攪局”在先;紅花會英雄搗亂在后;袁紫衣揭破“四大掌門人”之一的“甘霖惠七省”湯沛的偽善本質,而程靈素使藥鬧得人心惶惶至使這場“轟轟烈烈”的“天下掌門人大會”終于風流云散。
本書的故事與《雪山飛狐》有一定聯系。可以說《飛狐外傳》是《雪山飛狐》一書的“前傳”,但《雪山飛狐》中的真正的主人公,其實是胡一刀與苗人鳳而非“雪山飛狐”胡斐、而《飛狐外傳》中的主人公才真正是胡斐。另外必須說及的是,這兩部小說中某些情節顯然又有不相一致之處,如在《雪山飛狐》中寫到胡斐在碰到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并兩情相洽之前未必無其他的戀人,而在《飛狐外傳》中,胡斐傾心相戀著袁紫衣,更有程靈素為胡斐而死,此時苗若蘭還只五、六歲。兩書情節差異如此,作者并未強求統一,讀者亦不可強求之。
這部小說集中筆墨塑造了胡斐這樣一個理想的俠士形象。金庸在1975年為這部書所寫的《后記》中感嘆道:“武俠小說中真正寫俠士的其實并不很多,大多數主角的所作所為,主要是武而不是俠。”因此,金庸就在這部《飛狐外傳》中塑造了胡斐這一真正的俠士。他顯然能夠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大丈夫”的行徑。而且,還能做到“不為美色所動,不為哀懇所動,不為面子所動。”——英雄難過美人關,象袁紫衣這樣美貌的姑娘,又為胡斐所傾心,正在兩情相洽之際而軟語央求,不答允是很難的。而胡斐卻偏偏做到了這一點,他固然愛煞袁紫衣,然為鐘阿四報仇之念頭不改,殺鳳天南的原則決不因袁紫衣而放棄。再則,英雄好漢總是吃軟不吃硬,鳳天南贈送金銀華屋,胡斐自不重視,但這般誠心誠意的服輸求情,要再不饒他就更難了。說到底胡斐本人與鳳天南并無任何仇恨,而鐘阿四與胡斐亦毫無關聯,然而胡斐為了素不相識的鐘阿四,誓必殺鳳天南而后快,其所哀懇,一概不為之所動,三則,周鐵鷦等人那樣給足了胡斐的面子,低聲下氣的求他解開對鳳天南的仇結,胡斐仍是不允。不給人面子恐怕是江湖上的英雄好漢最難做到的事情。但胡斐卻為了一個“不相干”的鐘阿四做到以上幾點,足見其真正的‘替天行道”的俠士風范及其堅持原則,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胡斐的性格,還表現在他與苗人鳳的關系上,按說在他以為苗人鳳乃是他的殺父仇人,他大可不必為了救治苗人鳳的雙眼而甘冒極大的風險去求藥王門人救之。但胡斐做到了這一點。他與苗人鳳英雄俠士之間能做到心心相印,一如當年他的父親胡一刀與苗人鳳之間一樣,然而卻又父仇不能不報。如此矛盾痛苦,胡斐只能獨自承受,因而并未做出使自己與他人都遺憾的錯事來。為此足見胡斐的氣度與心胸。胡斐的性格,不僅在其報仇的過程中能看出,而在其報恩的過程中也能看出。“百勝神拳”馬行空的女兒馬春花當年在商家堡中對胡斐有“一言相救”之德——當時胡斐尚幼,被商家堡主人抓住吊打,馬春花代為求情商家公子商寶震,其實胡斐當時早已自行脫身,聽到馬春花求情之語,大為感動,銘記終身。——稱得上是“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以后為救助馬春花及為幫她實現自己的愿望,胡斐幾次闖進王府,歷經風險,亦足見其古君子之風。
《飛狐外傳》雖刻劃了胡斐這一理想的俠士形象,然而在其愛情生活中,卻非但結局并不“理想”甚至使人格外感傷。胡斐所愛的袁紫衣,格于誓言師訓,離他而去,是為生離;而深愛著胡斐的藥王無嗔大師的幼徒程靈素姑娘則為救胡斐而死,是為死別。真個是:寶刀相見歡、柔情恨無常。除此之外,小說還描寫了南蘭及馬春花這兩位女性的愛情悲劇。官家小姐南蘭被大俠苗人鳳所救,嫁給了他之后,又被天龍門北宗掌門人田歸農的風流瀟灑所吸引,與田歸農私奔、欲為情終,然逐漸發現自己愛非所托,卻又已離開了丈夫及女兒,不免遺憾終身,終于憂郁而死。而馬春花則拋棄了背叛了她的未婚夫徐錚、拋棄了愛他的商寶震,為清廷大帥福康安所惑失身。害得徐錚為之枉自送命,而她自己則迷惑終身,至死不悟。馬春花自己固是嘗盡了愛情“幸福”的滋味,而讀者讀來,卻不禁滿腹辛酸與感傷,反覺這一切都是難于言表。……
上一篇:《飛檐走壁者》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飛花逐月》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