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奼女
【出典】 唐·崔希范《入藥鏡》:“托黃婆,謀姹女,輕輕地,默默舉。”明·李攀龍注:“嬰兒居北,騎白虎以東旋;姹女處南,駕青龍而西轉。……必托黃婆謀合,始得男女同居。……黃婆即真土也。……言真鉛、真汞上升之時,必須用意,以法采取,而歸之黃房中,至寶成矣。”參見“姹女”條。
【釋義】 奼女即姹女。古代道家論述煉丹(內丹、外丹)之術,常以奼女和嬰兒為喻。
【例句】 ①童顏綠發何曾變,喜嬰兒奼女交相戀。(史浩《七娘子·重陽》1278)這里說由于煉丹之功,使人保持青春不老。②自己金公奼女,漸漸打成一塊,胎息象嬰兒。(葛長庚《水調歌頭》[不用尋神水] 2569)這里是歌詠煉丹的過程。
上一篇:典故《唱予和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姹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