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夢揚州》唐宋詞匯評賞析
晚云收。正柳塘、煙雨初休。燕子未歸,惻惻輕寒如秋。小闌外、東風軟,透繡幃、花蜜香稠。江南遠,人何處,鷓鴣啼破春愁。長記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麗錦纏頭。殢酒為花,十載因誰淹留。醉鞭拂面歸來晚,望翠樓、簾卷金鉤。佳會阻,離情正亂,頻夢揚州。
【編年】
《徐譜》系于元豐二年(1079)。然無確據。此詞過片乃云:“長記曾陪燕游”,應指舊日揚州為守者。按元豐二年京東轉運使鮮于侁知揚州,四年四月罷。秦觀于元豐三年從鮮于侁游。《淮海集》卷三十《與參廖大師簡》云:“揚州太守鮮于大夫,蜀人,甚賢,有文。仆頗為其延禮,有唱和詩數篇。”又卷三十六有《鮮于子駿行狀》,自謂“某被遇最厚,又嘗辱薦于朝”,“曾陪燕游”,即與鮮于侁揚州舊游也。“何事十載淹留”,乃用杜牧詩“十年一覺揚州夢”故實,并非實數。然自元豐以來,多次游揚州,至元祐元年(1086)登第后奉母赴蔡州教授任,亦有十載矣。此詞當元祐間在京懷揚州而作,并非作于元豐二年。《夢揚州》一調,乃秦觀自撰腔。
【匯評】
沈際飛《草堂詩余四集·別集》卷三:淮海詞定有一番姿態。條妥。
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無名氏《鞓紅》云:“悄不管,桃紅杏淺。”“管”與“淺”葉。少游《夢揚州》云:“望翠樓,簾卷金鉤。”“樓”與“鉤”葉。此句法亦本《毛詩·秦風》:“吁嗟乎,不承權輿”,“乎”與“輿”葉也。
萬樹《詞律》卷十四:如此豐度,豈非大家杰作!乃為傖父讀錯注錯,可嘆哉! “燕子”至“香稠”,與后“殢酒”至“金溝”同。“燕子”、“殢酒”,俱用去上,妙絕。“未”字、“困”字用去聲是定格。蓋上面用去上,下面用平,此字非去聲不足以振起。況有此去(聲)字,則落下“輕寒如秋”與“因誰淹留”四個平聲字,方為抑揚有調。不解此義,于“燕”、“殢”、“未”、“困”四字俱注“可平”,“寒”、“誰”二字俱注“可仄”,有此《夢揚州》乎?從“長記”起至“金鉤”,皆追想當時游燕之樂,為酒所殢,為花所困也。沈氏及《圖譜》以“困”作“為”,全失意味。而沈氏又注云,“為,一作困。”不惟平聲失調,而下即有“因誰”之“因”字,豈不一顧耶?
上一篇:《劉幾·梅花曲》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賀鑄·夢江南》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