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釵》
【本書體例】
秋夢痕著。12章,約46萬字。澳門毅力出版社版。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巫山,中秋之夜。“南天九佛”之一俏佛,率其手下十二金釵陪黃粱醉佛、風流黑佛等八佛逍遙盡興,而后聯手以子午斷魂針暗算了中州大俠韋國強夫婦,并將其幼子拋下懸崖。江湖傳言,金釵出現,必當刀光劍影,人欲橫流。由此,武林中軒然大波起,恩怨情仇生。
光蔭荏苒,十年前為世外神僧殘月禪師以奇功救起并納入門墻的中州大俠之子韋世宏,為報父母之仇,步入江湖。他已得太白派真傳,一身武功絕倫,且神豐骨秀,俊雅瀟灑,身著紫衣,手持七情扇,一出道即在兩儀劍客為女婉瑩比武招親會上,以“菩提神功”等戰勝作惡多端的黑風幫門徒,聲名鵲起,獲“寶扇書生”的雅號。但婉瑩當初已被其父與中州大俠之子指腹為婚,比武招親不過為擺脫黑風幫糾纏,而韋世宏身事也不曾曉示武林,二人失之交臂。
與黑風幫高手的幾輪鏖戰,紫衣少年韋世宏同時贏得了寒梅谷少女常曉霞、追魂蝶沈蓉、黑衣少女容若蘭及徐婉瑩四位純情女子的芳心。她們同心協助韋世宏尋找“南天九佛”。
仇家消聲匿跡,韋世宏便從黑風幫所使的斷魂子午針查起,得悉該幫幫主羅享即是九佛之一的冷面鐵佛,終于在黑風幫總壇,雙掌震傷羅享。此后,他又在四少女幫助下,于北海力戰聯袂而至的八佛,以得自高人所傳的“四象掌法”,擊斃、擊傷眾惡,大仇得報。
月涌江流,風起潮聲,中州大俠韋國強竟然復生。原來他得到九佛中幡然悔悟的毒佛的救助,不但康復,且練就了神功。在他曉悉九佛當年突施暗算乃得一蒙面人指使之詳情后,為尋罪魁禍首,為妻雪恥,亦蒙面重返江湖,并暗中助子除頑。
黃葉山莊,陰森詭譎,韋世宏施展出“四象掌法”,曾指使九佛翦除中州大俠的蒙面人耿揚冰猝然倒地,一代梟雄,慘然辭世。
韋國強慨然長嘆,歸依太白,隨殘月禪師而去。韋世宏面對四少女,不知鐘情于誰,只對追魂蝶輕喚一聲:“蓉妹妹不要生氣……”
全書在韋世宏復仇的主線下,還穿插有天山三殘為徒搏命,北海睡尼玄冰坳奪寶,丐幫清理門戶重振神威,孤云大師與太白掌門人誤會恩怨等諸多副線,情節繁蕪跌宕,懸念叢生。
本篇作品沒有任何歷史背景,作者刻意運用懸念,渲染出一種神秘莫測、千變萬化的氛圍,以彌和氣勢的單薄,喚起讀者的情緒反應,所謂扣人心弦。小說下筆伊始,即構筑出第一個懸念:中州大俠夫婦遭“南天九佛”暗算后,遺體下落不明,故此生死未卜;既而中州大俠之子韋世宏涉足江湖,仇家卻易名隱匿,隨有黑風幫崛起,作惡江湖;丐幫幫主之位被人篡奪,武林布雨興風……,諸般巨奸若隱若現,卻一時難測其與“南天九佛”的關系;黃葉山莊莊主對韋世宏的態度陰陰陽陽,莫測高深,遲遲不露廬山真面目;刺殺中州大俠的幕后操縱者“猶抱琵琶半遮面”,播云吐霧,令人疑念簇起;乃至孤云大師李如瘋強授神功于韋世宏,卻又迫其手刃生父韋國強,個中仇仇怨怨,幻覺屢生……。如此懸念不絕,便有了引人入勝的審美感受,使讀者能帶著濃厚的情感因素去聯想、推理,即似吟誦”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詩句,便要想那猿何以鳴,隨之又要引出自我的哀愁一般。懸念的構設,不但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而且給讀者帶來了一定的審美快感。
小說著意刻畫了主人公韋世宏的情,其與殘月禪師的師徒之情,與中州大俠的父子之情,特別是與四位少女的兒女之情。寒梅谷常曉霞純真活潑,追魂蝶沈蓉聰穎嬌蠻,黑衣女容若蘭嫻靜優雅,北海睡尼愛徒徐婉瑩柔弱多情。春蘭秋菊,均在韋世宏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四女時而爭強,時而和睦,時而忌恨,時而自憐,都一往情深,令韋世宏內心矛盾重重,不明情之所鐘。對此,小說直至結尾也無明確的抉擇。作者雖竭力想深化主人公的至情,試圖直線堅硬,曲線柔和,借種種感情糾葛,豎立起一個重情的少俠形象,卻不免旁支繁雜,蜻蜓點水,終升華不出感人至深之情,令人生出美而無力的遺憾。
作品風格陰柔,以其勢言之,為曲徑幽林,落霞孤鶩之清麗、飄逸的柔勢,即便是主人公韋世宏,也屬于清俊細膩的“書生俠客”之列。由于作品無磅薄的歷史背景陪襯,亦無林立的武林派系鋪墊,便少了長風撲谷、萬馬奔騰的陽剛之勢。就風格論,即是兒女情多,風云氣少,大氣勢不足。而氣之觸動萬物而感人,勢之柔有余,剛不足,致使主人公的形象乃至全篇作品顯得單薄。
另外,書名以《十二金釵》,實只取金釵出現,必有刀光劍影的江湖傳言,書中基本未為十二金釵造文。
上一篇:《十二神拳》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十二金錢鏢》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