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君子求諸己章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同樣的意思,《論語》中多有記載,可知求人與求己是孔子教育中的核心話題,“反求諸己”后來也成為中國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特征。
求人與求己,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日常要求,但實質上卻是孔子對人的生命存在的主體性的自我確認與確立。人的主體性包括權利與義務諸方面,但歸根到底,人的主體性由人的義務的自我賦予而獲得、建立。而且換一角度,賦予自我以義務,這也正是人的權利的獲得,因為人的最大權利莫過于人對自我生命的主體性的追求。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同樣的意思,《論語》中多有記載,可知求人與求己是孔子教育中的核心話題,“反求諸己”后來也成為中國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特征。
求人與求己,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日常要求,但實質上卻是孔子對人的生命存在的主體性的自我確認與確立。人的主體性包括權利與義務諸方面,但歸根到底,人的主體性由人的義務的自我賦予而獲得、建立。而且換一角度,賦予自我以義務,這也正是人的權利的獲得,因為人的最大權利莫過于人對自我生命的主體性的追求。
上一篇:《君子坦蕩蕩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聽訟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