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瓶水齋詩集
詩別集。十七卷,別集二卷。清舒位撰。舒位生前詩作即享大名,陳裴之《乾隆戊申恩科舉人揀選知縣舒君行狀》云:“長洲宋觀察思仁為刻《皋橋今雨集》詩兩卷行世。君是時名滿天下。”此為其集問世之始。清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巴光誥在真州為刊《瓶水齋詩集》位在《歲暮自真州還吳下留別巴樸園副使宿厓觀察》三首之二云:“落帽題襟四十年,傾囊倒篋五千篇。讀書少似歐陽九,行路多于司馬遷。一曲焦桐矜大雅,半林酸棗愛諸天。江中瓢與江頭笠,直是先生累我傳。”小注云:“時將為不佞刊詩稿。”此刻十六卷,全編按詩章寫作先后排列,始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終于嘉慶十九年甲戌,錄詩兩千首有馀,不及其存詩之半。嘉慶二十年,作者即辭世,此年所作詩又編為第十七卷。別集二卷皆為組詩。卷一作于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為《春秋詠史樂府》一百四十首,其“大旨以左氏內傳為經,而以《國語》、公、榖為緯,并雜采諸他書之論春秋時事者”(見組詩序),但大多篇章質木無文,缺少感染力。二卷寫于嘉慶二年丁巳,為《黔苗竹枝詞》組詩五十二首,系統介紹貴州苗族源流、支派及其語言、風俗,并加小注,描寫得十分具體,不僅有審美價值,而且極具史料價值。《瓶水齋詩集》十七卷本刊于嘉慶二十一年,書前有諸多名人之序,如王良士、趙翼、宋思仁、法式善、梁同書、蕭掄等。附石韞玉、陳文述所撰兩篇《舒鐵雲傳》,并附其祖舒大成之詩及《瓶水齋詩話》二卷。清德宗光緒十二年丙戌,又有王氏謙德堂重刊本。另有今人曹光甫點校本,于199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出版。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瑤溪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