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百姓吟》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孟郊作。今人季鎮淮等《歷代詩歌選》:“詩寫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底。當時他被新任的河南尹鄭余慶請去當幕僚,推薦他做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此詩題下自注說:‘為鄭相(鄭余慶擔任過宰相)其年居河南,畿內百姓大蒙矜恤。’可見他寫這首詩是要把自己所看到的百姓的痛苦和政治的弊端反映出來,希望鄭余慶在河南治政時了解這種情況,并有所改革。”今人徐中玉、金啟華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孟郊的一生,‘拙于生事,一貧徹骨”(《唐才子傳》)、‘窮餓不能養其親,周天下無所遇”(李翱《薦所知于徐州張仆射書》)。由于經歷過不平常的清苦生活,所以對勞動人民的苦難也能深切領會。他對貧富懸殊的不合理現象表示憤慨,也有所抗議。詩中用鮮明的對比手法,展現了寒地之夜的兩種不同生活:貧苦百姓在寒冷的煎熬中悲愴呼號,富貴之家卻華燭高照、通宵宴飲。作者不但以飛蛾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貧苦百姓的沉痛心情和絕望境遇,而且含蓄而尖銳地指出,窮奢極欲的‘游遨者’,便是制造苦難的罪人。包含在這首詩里的激越悲憤的情緒,絕非一般養尊處優的士大夫所能有。”此詩通過對百姓寒夜挨凍和富貴人家徹夜歡宴的截然不同的生活場景的對比描寫,表現了貧苦百姓得不到絲毫溫暖的殘酷處境,表達了詩人對社會貧富懸殊的不平和憂憤,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中唐時期階級矛盾的嚴重性。對比鮮明突出,生動感人:以飛蛾投火作擬人化描寫,設譬新奇,感情沉痛,發人深思。
上一篇:《寄零草序》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對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