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堆╁堋吩膢注釋|賞析|譯文
浙江海寧縣查孝廉,[1]字伊璜,才華豐艷,而風(fēng)情瀟灑。常謂滿眼悠悠,不堪酬對,海內(nèi)奇杰,非從塵埃中物色,未可得也。家居歲暮,命酒獨酌。頃之,愁云四合,雪大如掌。因緩步至門,冀有乘興佳客,相與賞玩。見一丐者,避雪廡下,強(qiáng)直而立。孝廉熟視良久,心竊異之。因呼之入,坐而問曰:“我聞街市間有手不曳杖,口若銜枚敝衣枵腹,[2]而無饑寒之色,人皆稱為鐵丐者,是汝耶?”曰:“是也?!眴枺骸澳茱嫼?”曰:“能。”因令侍童以壺中余酒傾甌與飲。丐者舉甌立盡。孝廉大喜,復(fù)熾炭發(fā)醅,[3]與之約曰:“汝以甌飲,我以卮酬,竭此醅乃止?!必けM三十余甌,無醉容,而孝廉頹臥胡床矣;[4]侍童扶掖入內(nèi)。丐逡巡出,[5]仍宿廡下。達(dá)旦,雪霽,孝廉酒醒,謂其家人曰:“我昨與鐵丐對飲甚歡,觀其衣極藍(lán)縷,何以御此嚴(yán)寒?亟以我絮袍與之!”丐披袍而去,亦不求見致謝。明年,孝廉寄寓杭之長明寺。暮春之初,偕侶攜觴,薄游湖上。忽遇前丐于放鶴亭側(cè),露肘跣足,昂首獨行,復(fù)挈之歸寺。詢以舊袍何在,曰:“時當(dāng)春杪,安用此為?已質(zhì)錢付酒家矣?!毙⒘嫫溲裕騿枺骸霸x書識字否?”丐曰:“不讀書識字,不至為丐也!”孝廉悚然心動,薰沐而衣履之,[6]徐諗其姓氏里居。丐曰:“仆系出延陵,[7]心儀曲逆,[8]家居粵海,名曰六奇,只以早失父兄,性好博弈,[9]遂致落拓江湖,流轉(zhuǎn)至此。因念叩門乞食,昔賢不免;仆何人斯,敢以為污?不謂獲遘明公,[10]賞于風(fēng)塵之外,加以推解之恩;仆雖非淮陰少年,[11]然一飯之惠,其敢忘乎?”孝廉亟起而捉其臂曰:“吳生固海內(nèi)奇杰也!我以酒友目吳生,失吳生矣!”仍命寺僧沽“梨花春”一石,相與日夕痛飲。盤桓累月,贈以衣屨之資,遣歸粵東。
六奇世居潮州,[12]為吳觀察道夫之后,[13]略涉詩書,耽游盧雉,[14]失業(yè)蕩產(chǎn),寄身郵卒。故于關(guān)河孔道,險阻形勝,無不諳熟。維時天下初定,王師由浙入廣,舳艫相銜,旗旌鉦鼓,喧耀數(shù)百里不絕;凡所過都邑,人民避匿村谷間,路無行者。六奇獨貿(mào)貿(mào)然來,邏兵執(zhí)送麾下。因請見主帥,備陳:“粵中形勢,傳檄可定。奇有結(jié)義兄弟三十人,素號雄武,只以四海無主,撫眾據(jù)土,弄兵潢池。[15]方今九五當(dāng)陽。[16]天旅南下,正蒸庶徯蘇之會,[17]豪杰效用之秋;茍假奇以游札三十道,[18]先往弛諭,散給群豪,近者迎降,遠(yuǎn)者響應(yīng),不逾月,而破竹之形成矣。”如其言行之,粵地悉平。由是六奇運箸之謀,所投必合;扛鼎之勇,無堅不破。征閩討蜀,屢立奇功。數(shù)年之間,位至通省水陸提督。[19]當(dāng)六奇流落不偶時, 自分以污賤終。一遇查孝廉解袍衡門,[20]贈金蕭寺,[21]且有海內(nèi)奇杰之譽(yù),遂心喜自負(fù),獲以奮跡行伍,進(jìn)秩元戎。[22]嘗言天下有一人知己,無若查孝廉者。康熙初,開府循州,[23]即遣牙將持三千金,[24]存其家,另奉書幣,邀致孝廉來粵。供帳舟輿,俱極腆備。[25]將度梅嶺,吳公子已迎候道左,[26]執(zhí)禮甚恭。樓船蕭鼓,由胥江順流而南。凡轄下文武僚屬,無不愿見查先生,爭先饋贈;篋綺囊珠,不可勝紀(jì)。去州城二十里,吳躬自出迎,八騶前弛,[27]千兵后擁,導(dǎo)從儀衛(wèi),上擬侯王。既迎孝廉至府,則蒲伏泥首,[28]自稱“昔年賤丐,非遇先生,何有今日!幸先生辱臨,糜丐之身,未足報德!”居一載,軍事旁午,[29]凡得查先生一言,無不立應(yīng)。義取之貲,幾至巨萬。其歸也,復(fù)以三千金贈行,曰:“非敢云報,聊以志淮陰少年之感耳。”
先是,苕中有富人莊廷鉞者,[30]購得朱相國《史概》,[31]博求三吳名士,增益修飾,刊行于世。前列參閱姓氏十余人;以孝廉夙負(fù)重名,亦措列焉。未幾,私史禍發(fā),凡有事于是書者,論置極典。[32]吳力為孝廉奏辯,得免。孝廉嗣后益放情詩酒,盡出其橐中裝,買美婢十二,教之歌舞。每于良宵開宴,垂簾張燈。珠聲花貌,艷徹簾外,觀者醉心。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親為家伎拍板,正其曲誤,以此查氏女樂,遂為浙中名部。昔孝廉之在幕府也,[33]園林極勝,中有“英石峰”一座,高可二丈許,嵌空玲瓏,若出鬼制,孝廉極所心賞,題曰“縐云”。閱旬往視,忽失此石,則已命載巨艦,送至孝廉家矣。涉江逾嶺,費亦千緡。今孝廉既沒,青娥老去,林荒池涸,而“英石峰”巋然尚存。
【注釋】 [1]查孝廉:名繼佐,號與齋,人稱東山先生。明末舉人,工書畫,著有《罪惟錄》、《魯春秋》、《東山國語》等。孝廉,明清時舉人的別稱。 [2]口若銜枚:不說話。枚,形似箸,兩端有帶、可系于頸上,古代行軍時,常令士兵銜在口中,以防喧嘩。 [3]醅(pei):未濾的酒。 [4]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椅。 [5]逡巡:欲進(jìn)不進(jìn)的樣子。 [6]薰沐:浴后以香涂身。 [7]延陵:今江蘇武進(jìn)縣。春秋時為吳季札封邑。 [8]心儀曲逆:崇拜曲逆侯。儀,崇拜。曲逆,指漢曲逆侯陳平。 [9]博弈:六博和圍棋。 [10]遘(gou):遇,遭遇。 [11]淮陰少年:指韓信。韓年輕未遇時,在淮陰城下釣魚,曾得到一個浣紗的老太婆的飯食,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12]潮州:今廣東潮安縣一帶。 [13]吳觀察道夫:指南宋吳淵。淵字道父,寶祐中拜參知政事。觀察,宋時稱緝捕使臣為觀察。 [14]盧雉:古代的博戲。盧和雉都是博戲中的采名。 [15]弄兵潢池:起兵造反。潢池,池塘,西漢龔遂曾把起義人民稱為“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意思是像幼兒戲弄于池溏,并非作亂。后代因以弄兵潢池喻指起兵作亂。 [16]九五當(dāng)陽:英主在位。九五,《易》卦九五爻為陽爻居君位,象征英明的君主在位。 [17]蒸庶徯蘇:百姓渴望寬緩。蒸庶,黎民。徯蘇,松綁。 [18]游札:招撫的公文。 [19]通省水陸提督:清時統(tǒng)領(lǐng)全省軍務(wù)的高級武官。 [20]衡門:橫木為門,喻指簡陋的房屋。 [21]蕭寺:佛寺。南朝梁武帝蕭衍造寺,以姓為題,后世因稱佛寺為蕭寺。 [22]元戎:主帥。 [23]開府循州:任循州督撫。開府,原指開建府置任用官吏,清代時始稱出任外省督府為開府。循州,今廣東龍川縣一帶。 [24]牙將:中下級軍官。 [25]腆(tian)備:豐盛齊全。 [26]道左:古代迎接客人時,主人居道左表示尊敬。[27]八騶:古代高官出行,車馬前有八名騶卒喝道,叫八騶。 [28]泥首:以泥涂首,表示自辱伏罪。此處喻指用極謙誠的態(tài)度迎接查孝廉。[29]旁午:交錯,紛雜。 [30]苕:苕溪,今浙江吳興縣。莊廷鉞:莊廷鑨的弟弟。順治中,兄弟倆招聘名士修撰《明史》,觸犯清政府,莊廷鉞被殺,莊廷鑨已死被開棺焚尸,牽連而死者七十余人,是清初有名的文字獄案件。 [31]朱相國:明天啟中首輔朱國楨。 [32]極典:死刑。[33]幕府:將帥在外的營帳,亦即將帥的府署。
【譯文】 浙江海寧縣的查繼佐舉人,字伊璜,才華橫溢,風(fēng)流倜儻。他常說,眼前看到的人都是碌碌無能之輩,不值得交往,海內(nèi)豪杰,不到下層社會尋訪是得不到的。查舉人閑居家中,正值歲末,就取酒來獨自斟飲。一會兒,濃云密布,雪片像手掌一樣大,紛紛落下,他慢慢地走到門口,希望能來一位有興致的佳賓,一起賞雪游玩。只見一名乞丐,在廊下避雪,直挺挺地站著。查舉人看了很久,心里暗暗驚奇,于是叫他進(jìn)來坐下,然后說:“我聽說街市上有一個人,不拿手杖,不說話,衣衫破爛,腹中空空而不露饑寒面色,人們都稱他為‘鐵丐’,是你嗎?”那人說:“是的?!迸e人問:“能喝酒嗎?”那人說:“能?!迸e人讓侍童把壺里剩下的酒倒在杯里給他喝,乞丐舉起杯子一飲而盡。查舉人十分高興,又燒起炭火,打開未過濾的酒,和乞丐約定:“你喝一杯,我喝一杯,把這些酒全部喝光就結(jié)束?!逼蜇ず攘巳啾鏌o醉色,而舉人已經(jīng)醉倒在胡床上了。侍童把他扶進(jìn)臥室。乞丐猶猶豫豫地走出門去,仍然睡在廊下。第二天早上,雪停天晴,舉人酒醒了,對家里人說:“我昨夜和鐵丐對飲,十分暢快??此律酪h褸,怎能受得住三九嚴(yán)寒?趕快把我的棉袍送給他?!逼蜇づ厦夼劬妥吡?,也不求見舉人道謝。第二年,查舉人借住杭州的長明寺。正值春末,舉人和朋友一起帶著酒到西湖游玩。忽然在放鶴亭旁邊遇到了鐵丐,見他赤著腳露著胳臂,獨自昂首闊步行走,舉人又把他帶回寺中。問他棉袍到哪里去了,他說:“已經(jīng)是春末了,要棉袍干什么?把它典當(dāng)成錢,付給酒家了。”舉人見他談吐不俗,很驚奇,就問:“可曾讀書識字?”乞丐說:“不讀書識字也不至于淪落為乞丐!”舉人大受感動,就讓他沐浴、薰身,換好衣服,漸漸地了解了他的姓名籍貫。乞丐說:“我是延陵吳姓之后,自幼崇敬曲逆侯陳平,家住廣東,名叫六奇。只因幼年父兄都去世,生性喜歡博戲、圍棋,以致落魄江湖,流落到此地。我想,沿門乞討,古代圣賢也在所難免,我有什么了不起,怎敢以此為恥?不想遇上大人。大人超脫塵俗賞識我,對我加以推崇救濟(jì),我雖然不是落魄淮陰的少年韓信,但一頓飯的恩惠,決不敢忘!”舉人急忙拉著他的胳臂說:“吳先生是海內(nèi)奇杰,我把您看成酒友,是失掉了一位英雄?!庇谑敲詈蜕写騺怼袄婊ù骸本埔皇?,和六奇天天痛飲。二人在一起生活了一個月,查舉人贈送六奇衣服、盤纏,讓六奇回廣東老家。
六奇世代居住潮州,是吳觀察吳道夫的后人。他稍稍讀過一些詩書,但因迷戀博戲,傾家蕩產(chǎn),曾作過送信的驛卒。為此,他對城關(guān)河津、道路橋梁、地形險阻都很熟悉。那時天下剛剛安定,清朝大軍從浙江進(jìn)入廣東,船舶相連,旌旗儀仗聲勢顯赫,數(shù)百里綿延不斷。大軍所過城市、鄉(xiāng)村,百姓都躲藏到山村野谷之中,路上不見行人。六奇只身行走,巡邏兵把他抓起來,押送到軍帳中。六奇請求見主帥。他對主帥說:“廣東的形勢,只要傳遞一紙公文,即可平定。六奇有結(jié)義兄弟三十人,一向號稱英雄,只因天下大亂,四海無君,他們才聚眾占據(jù)土地,起兵造反。如今英主在位,天兵南下,正是黎民百姓獲得安定、英雄豪杰報效國家的時候,如能給六奇三十道公文信札,先到各地曉諭各位豪杰,一定能使近的投降,遠(yuǎn)的響應(yīng),不用一個月,大軍可勢如破竹平定廣東?!敝鲙洸杉{他的意見,廣東果然全部平定。從此,主帥對六奇言聽計從。六奇又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攻無不克,征福建、討巴蜀,屢立奇功。幾年之中,吳六奇官至一省的水陸提督。當(dāng)六奇流落江湖不得志的時候,自以為一生將貧賤到底。遇到查舉人后,在陋室贈棉袍,在佛寺贈金錢,而且稱贊六奇為海內(nèi)奇杰,六奇才欣喜不勝,樹立了自信心,終于發(fā)奮從軍,升官至主帥。他曾經(jīng)講,天下有一人了解自己,那就是查舉人??滴醭跄辏瑓橇嫒窝荻綋幔墒窒挛涔贁y帶三千兩黃金去故鄉(xiāng)安家,另外義攜帶書信、錢財邀請查舉人來廣東。他為查舉人準(zhǔn)備的帷帳車船極其豐盛、齊全。舉人快過梅嶺時,六奇的公子在路的左邊迎接,禮節(jié)周全,十分恭敬。樓船鼓樂,沿胥江順流南下,凡是六奇管轄下的文武官員,無不愿見查先生,爭先恐后地送禮,綢緞箱子、珠寶口袋數(shù)不勝數(shù)。離循州城二十里,吳六奇親自出迎,八騶卒在前邊開道,千名親軍在后邊簇?fù)?,引?dǎo)的儀仗護(hù)衛(wèi),和王侯的規(guī)格一樣。把舉人接到府署后,六奇跪在地上極其謙恭地說:“從前的卑賤乞丐,不是遇上先生,哪有今天?所幸先生大駕光臨,把乞丐的身體磨成粉末,也不夠報答先生的恩德?!辈榕e人在府署住了一年,六奇軍務(wù)紛雜,極為繁忙,但只要查先生說一句話,六奇無不立刻照辦。贈送給查先生的錢財,幾乎達(dá)到萬兩黃金。查先生回去時,六奇又贈三千兩黃金送行,說:“不敢說報答,只不過略表淮陰少年的感激罷了!”
起初,苕溪富翁莊廷鉞買到朱國楨的《史概》書稿,廣泛搜求三吳(會稽、吳興、丹陽)一帶名人,刪改修訂,刊刻行世,書前列出審讀人的姓名,約十幾人。因為查舉人一向有名,所以也列入其中。不久,私修《明史》案發(fā)作,凡受此書牽連的人,都判處死刑。吳六奇上奏朝廷,竭力為查舉人辯解,查舉人因此得以幸免。從此,查舉人越發(fā)縱情飲酒作詩,拿出全部家財買了十二名美女,教她們歌舞。常在深夜大開酒宴,彩燈高掛,繡簾低垂,珠玉般的歌聲,如花的美貌,使簾內(nèi)簾外都華麗香艷,看到的人無不陶醉銷魂。舉人的夫人也精通音律,親自為家中歌伎拍板,糾正唱錯的地方。因此,查家的女樂成了浙江有名的戲班。先前,查舉人在督撫府署時,有一花園極秀麗。園中有一座“英石峰”,高二丈余,玲瓏剔透,鬼斧神功,舉人極為欣賞,題名叫“縐云”。十天后再去園中看,這座石峰忽然不見了,原來六奇已派人裝上大船,運到查舉人家去了。渡江過嶺,運費也花了一千貫錢。如今查舉人已去世,歌女也人老珠黃,離開查家。園林荒廢、池塘干涸,但“英石峰”卻依舊巋然矗立。
【總案】 查繼佐發(fā)現(xiàn)吳六奇,不是一般的救濟(jì)窮人,而是對一個英雄的賞識;吳六奇對查繼佐的報答,也不是一般的感恩,而是對“知己”者的回報。這個故事,在清初曾哄傳一時。吳騫《拜經(jīng)樓詩話》引查繼佐的《敬修堂同學(xué)出處偶記》否認(rèn)曾有此事,但王士禎《香祖筆記》卻言之鑿鑿。果有此事,則查繼佐的矢口否認(rèn),實可做此故事別具風(fēng)味的結(jié)尾。
孫言誠
上一篇:鬼董《陶小娘子》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虞初新志《雷州盜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