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江邊的高山,隨著眼前平原的展現而漸漸消失,江水流入無邊無垠的曠野中。天空中的一輪明月,倒映在江中,好象從天上飛落下來的一面明鏡。剛剛生成的七色彩云,經日光的折射,在江面上結成了海市蜃樓。詩人通過景物變化,描寫出一幅奇異壯麗的江面圖畫。前兩句有荊門一帶的長江特色,即山勢降低,江面漸寬。三、四句的“飛“、“結” 似引人入神仙之境。
注: 大荒,平野。海樓,指海市蜃樓,它是光線經不同密度的大氣層發生折射而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的幻景。海,荊門因江面寬闊故稱“海”。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古詩句出處: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上一篇:《山連謝宅余霞在,水映琴溪舊浪春.》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下一篇:《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原詩出處,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