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出處】宋·程顥《春日偶成》
【譯注】當時在場的人不知道我心中的快樂,恐怕要以為我是偷著空閑,學年輕人游玩呢! 時人:當時在場的人。識:知道。將謂:恐怕要以為。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中老年人高興地做著某事,舉動與年輕人相仿,使旁人以為是在模仿年輕人。[例]他在德國圣人的哲人路上見到幾個少男少女埋頭在滿地黃葉中找栗子,依稀記起江南逃難的童年歲月,在田野中剪野菜,在山溪里抓魚蝦,就是沒有撿過栗子;于是他也彎身用樹枝在層層殘枝敗葉叢中,找起栗子來了:“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董橋《“語絲”的語絲》)二、用以形容中老年人模仿年輕人的動作、行為或參與通常為年輕人所喜愛的活動,自得其樂。[例]舞姿是講不得的,老了,骨頭硬了,送髖送不出去了。然而那又有什么關系呢? 腳動手動腰子扭,就行了,古詩曰:“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我也偷閑學一盤少年吧! (張先瑞《五十偷閑學少年》)
上一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