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第一六則解讀
每見待弟子嚴厲者易至成德[1],姑息者多有敗行[2],則父兄之教育所系也[3]。又見有弟子聰穎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較為上達[4],則父兄之培植所關也[5]。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當大權[6],其感尤速[7];財足以累己,而以有財處亂世,其累尤深。
【注釋】
[1]成德:培養出有德行的人。
[2]敗行:不良的德行。
[3]系:關系。
[4]上達:上進,向上發展。
[5]培植:培養,教育。
[6]當:擔當,擔任。
[7]感:感化。
【譯文】
常常能看到,那些對后輩子弟要求嚴格的家族,更容易培養出有德行的人,對后輩子弟無原則寬容的家族,便多有敗壞道德的人,這些都與父兄的教導方式有關。我們還能看到后輩子弟中一些資質聰慧的忽然陷入低劣的品行,一些資質平庸愚魯的較為上進,這也與父兄的培養教育有關。人的品行不高尚,總是因為看不破一個“利”字;人的學業不長進,總是因為丟不開一個“懶”字。德行可以感化眾人,而讓德行高尚的人掌握大權,帶來的感化效果會更快;財物足以連累自身,而讓擁有豐厚財物的人身處亂世,帶來的負擔會更重。
上一篇:《孔子何以惡鄉愿,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孔子何以棄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盡是俗人心腸》譯文
下一篇:《教子弟于幼時,便當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于平日,不可無憂勤惕厲功夫》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