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注釋】
選自《左傳·僖公十年》。
罪:罪過,罪名。
其:豈,難道。
辭:托詞,借口,理由。
【賞析】
晉獻公死后,晉大夫里克、丕鄭想接納晉文公(重耳)為君,便帶領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的黨羽,殺死儲君奚齊。奚齊死后,大夫荀息立公子卓為君。十一月,里克又在朝堂上殺死了公子卓,荀息也隨之自殺了。
第二年四月,周公忌父、王子黨、齊隰朋擁立晉惠公為君。晉惠公欲追討里克弒君之罪,派人對他說:
“沒有你,我做不了國君。盡管如此,你殺害了二位國君和一位大夫,做你的君王不是太難了嗎?”里克回答說:“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意思是:你若想加給我罪名,還怕找不到理由嗎?
里克說完這話,便用劍自殺了。
里克廢除兩個國君,為晉惠公登上大位掃除了障礙。但晉惠公擔心國人懷疑自己為了大位殺死兄弟、大臣,便誅殺里克,以平民憤。里克之死,固然罪有應得。但也道出了封建專制政治斗爭中,當政者依靠手中的權力,羅織罪名,恣意誅殺政敵和異己的一種普遍現象。
后來“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演變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句成語,成為玩弄法律,以“莫須有”罪名加害于人的代名詞。
上一篇:恃陋而不備,罪之大者也;備豫不虞,善之大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