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其少進(jìn)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其波涌而云亂,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其旁作而奔起也,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
【注釋】
選自漢國。枚乘《七發(fā)》。
溰溰(yíyí):高白的樣子。
騰裝:裝備雄壯。此指三軍奔騰而進(jìn)。
勒兵:主將駕輕車檢閱士兵。
【賞析】
《七發(fā)》針對楚太子的病,借吳客之口講了七件事,對楚太子進(jìn)行啟發(fā)教育,最后以圣人的要言妙道,治好了太子的病。對七件事的描寫,以曲江觀濤最為精彩。作者描摹江濤以“疾雷”震百里之勢升騰而起的情狀時,寫道: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其少進(jìn)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其波涌而云亂,擾擾焉如三軍之騰裝。其旁作而奔起也,飄飄焉如輕車之勒兵。”
意思是:大潮剛興起時,大水不斷地灑落,像白鷺向下飛翔。過一會兒,浩浩蕩蕩的白色浪花,一層層卷來,好像素車、白馬及帷蓋一樣。波翻浪涌如亂云飛渡,擾擾攘攘像三軍奔騰前進(jìn)。從旁邊騰涌卷起的白浪,在空中輕輕飄落,猶如主帥駕著輕車檢閱士兵。
這一句寫廣陵曲江濤初生時徐徐展開的狀態(tài),著色清瑩,如詩如畫,韻味飄逸。其中,用“白鷺下翔”、“素車白馬”、“三軍之騰裝”、“輕車之勒兵”等一連串形象,比喻江濤逐漸形成并向前推進(jìn)的奇姿異態(tài),堪稱惟妙惟肖,有聲有色,極富層次感,給人以清新而又壯闊的印象,過目難忘!
有了這一段鋪墊,作者接下來揮灑潑墨,描寫濤浪驟奔的動態(tài)形象,就顯得順理成章了。文中用“訇隱匈礚”形容嘯聲并作;用“颙颙卬卬,椐椐彊彊,莘莘將將”狀寫波壘浪壁之形;用“滂渤怫郁”、“軋盤涌裔”形容如雷的濤音。這一系列繪聲繪形的描繪,便將“曲江濤”那鋪天蓋地、震懾人心的聲威氣勢鋪張到了光芒騰耀的極致!
江濤是天地間最為壯觀的景象之一,吳客認(rèn)為,如此壯麗的江濤,是“天行健”的一種表現(xiàn),可以激發(fā)“君子自強(qiáng)不息”的精神,可以用來啟發(fā)楚太子的心志,以開闊其胸襟,陶冶其健康的審美情趣,打破長期“宮居閨處”的狹隘視野。應(yīng)該肯定,吳客的這一做法是可行而且有益的。
先秦時代,孟子曾提出“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孟子·盡心》)。但對于“瀾”之美并未詳盡描述。枚乘是從審美的視角觀濤有術(shù)的第一人,在山水審美史上具有開風(fēng)氣之先的性質(zhì)。另外,觀賞山水可陶冶情操,振奮精神,祛病健身,也是枚乘最早提出來的。而僅憑筆墨之功,能將江濤渲染得如此恢宏壯奇,聲形具威者,除了枚乘,亦不多見!
上一篇: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dá)人大觀兮,物無不可。|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